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0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80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某TC17钛合金盘件生产中的异常组织问题,开展盘件锻造工艺优化研究.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对预制坯结构和锻造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分析工艺优化前后TC17钛合金盘锻件的高低倍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现,采用优化工艺可消除原有工艺条件下锻件中的高应变带和低应变区,大幅改善了盘锻件的变形均匀性,进而提高了TC17钛合金盘锻...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确定深部高应力影响下蚀变岩型巷道合理的支护方案,本项目对焦家金矿 15 中段蚀变岩型巷道进行岩体质量分级,计算出分级结果并提出初步支护方案,运用 Unwedge 进行楔形体冒落分析,模拟深部高应力影响下蚀变岩型巷道楔形体大小及初步支护方案合理性,对初步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根据巷道形状及规格加工制作双钢筋,将其运用到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法中,大大地提高了整体支护强度。最终确定深部高应力影响下蚀变岩型巷道采用“树脂锚杆+长锚索+双钢筋+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支护方案的现场工业试验,由巷道顶帮连续收敛监测结果表明,当应用“树脂锚杆+长锚索+双钢筋+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案支护后,巷道顶帮收敛变形在 1 个月内基本不再增长,可有效保证焦家金矿高应力下蚀变岩型巷道围岩在服务周期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深部围岩控制是深部开采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考虑到水胀式锚杆具有安装便捷、安装速度快、对爆破振动不敏感及抗岩爆等特点,探索将水胀式锚杆应用于深部巷道支护领域。应用理论分析硬岩条件下水胀式锚杆接触力特征。在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945 m水平进行工业性试验,通过拉拔试验和杆体内水压监测研究水胀式锚杆锚固性能。研究发现硬岩条件下水胀式锚杆的拉拔力普遍高于管缝式锚杆,水胀式锚杆拉拔力的平均值为100.10 k N;水胀式锚杆杆体内水压较为稳定,说明水胀式锚杆在硬岩条件下工作性能稳定且可靠,同时杆体内水压升高可为采动应力变化的监测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为评估地铁站务员在现有排班制度下的疲劳风险,基于池田敏久的作业疲劳评价方法构建了站务员排班疲劳评价模型。针对北京地铁站务的实际情况,利用问卷量表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模型进行了适应性修正,得到了评价模型中的系数取值。以北京地铁2号线西直门站站务员为实例分析对象,采用日本产业卫生学会研制的《疲劳症状自评量表》对站务员排班疲劳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站务员的主观疲劳变化情况与改进的疲劳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探究金山矿业井下充填系统的安全稳定性,采用3Dmine-Rhino-GriddleFLAC~(3D)耦合建模方法,完成了对矿区地表和矿体等复杂模型的构建。结合Mohr–Coulomb屈服准则,运用FLAC~(3D)软件着重分析了矿体开采造成的井下充填系统附近地表的位移情况。研究表明:井下充填系统附近地表最大变形值为倾斜值i=1.95 mm/m、曲率k=0.025、水平变形值ε=1.3 mm/m,均小于安全规程内的地表极限变形值,井下充填系统稳定性处于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7.
根据板庙子金矿深部急倾斜薄矿脉不连续矿体分布特征,运用3Dmine软件建立矿体实体模型,并应用FLAC3D软件模拟板庙子金矿区范围内22条不连续矿体开采过程,在数值模型中确定位移特征监测点,与矿山地表岩体移动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板庙子金矿深部井下采动对地表沉降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深部急倾斜薄矿脉不连续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干式充填开采诱发岩体移动及其地表沉降总位移小于3mm,与地表观测结果相一致,该研究结果为类似矿山深部矿体开采移动带圈定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采用β热模锻工艺生产了某型号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用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分析了整体叶盘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β热模锻工艺生产的整体叶盘具有典型的网篮组织,原始β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无明显再结晶;晶界α相呈弯折断续分布,晶内针状α相呈网篮状编织。这种网篮组织的TC17钛合金β锻造整体叶盘具有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室温拉伸、高温拉伸、蠕变、断裂韧性和高周疲劳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且有较大的富裕量。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微震监测及应力场分析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主要对国内外冲击地压发生情况以及对冲击地压的监测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活动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监测与分析方法能够对冲击地压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为了能够对冲击地压发生实现预测预报,引入地球物理学方法,建立矿山微震监测分析系统。将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矿山微震活动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与数值分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利用微震活动信息修改数值模型的单元信息;借助大规模科学计算,分析开采造成采场以及巷道围岩内部岩体的应力积累、应力阴影和应力迁移过程,进而实现对矿山冲击地压活动进行预测预报。同时,微震监测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对其他岩石工程动力灾害问题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ЭП866合金组织和冲击韧性、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晶粒尺寸增加,铁素体长大,导致合金室温冲击韧性有所降低;而固溶温度升高又使奥氏体中合金元素固溶度增加,导致合金室温拉伸强度略有增加.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合金中碳化物析出增加,马氏体中合金元素的过饱和度降低,合金的室温冲击韧性有所升高,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略有降低.不同固溶处理温度和回火时间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