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2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岩溶矿区由于疏干排水的原因,引起地面不同程度的塌陷现象,国内外有关的科研工作者,多数都认为是地下水潜蚀的结果,从而提出用回填法进行治理。但实践证明,回填法并不能治服塌陷的重演,有的地区回填后又继续不断地发生塌陷。例如苏联的北乌拉尔铝土矿用混凝土回填河床塌陷,过后又多次发生塌陷。可见塌陷的形成实质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我们通过野外观察、资料分析和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认为,塌陷主要是由于赋存在“封闭”的岩溶——裂隙网络管道中的承压水,当处于疏干排水过程时,在盖层  相似文献   
32.
赵高扬  赵桂荣 《功能材料》2004,35(Z1):3003-3005
以硅为代表的半导体的微细加工技术已达到了亚微米甚至纳米级的水平,而沿用半导体微细加工技术的功能薄膜的微细加工则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功能薄膜通常含有多种化学组元,各种元素的抗蚀能力不同,与硅半导体相比,微细图形制备具有更大的难度.本研究结合功能薄膜的特点,研究了感光溶胶-凝胶技术,在薄膜的制备过程中就考虑到薄膜的微细加工.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溶胶-凝胶法可精确调控薄膜成分、按照需要对薄膜的结构进行化学裁剪的特点,用化学修饰法赋予薄膜以感光特性,利用薄膜自身的感光特性制备微细图形,简化了薄膜微细图形制备流程,并可以获得具有亚微米级的功能薄膜阵列或二维格子,在光电子或微电子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季铵型树脂吸附钼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用季铵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从纯钼酸溶液中吸附钼并配以溶液用喇曼光谱测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溶液中钼酸根离子的存在状态与溶液pH值关系,探讨了树脂吸附钼的机理。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钼的机理是:吸附在树脂上的钼占有树脂的交换基。在实验条件下,pH(?)6.1时,溶液中存在并被树脂吸附的是MoO_4~(2-)。pH在5左右时,溶液中虽然也存在MoO_4~(2-)离子并被树脂吸附,但主要是以Mo_7O_(24)~(6-)离子存在并被吸附。pH(?)3.5时,溶液中存在并被树脂吸附的离子主要是八聚钼酸盐离子Mo_8O_(26)~(4-)和更高聚合度的聚钼酸盐离子,而质子化的七聚钼酸盐离子也可能被吸附。树脂吸附七聚以上的聚钼酸盐离子的速度很慢。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煤矿突水事故较为频繁,如1984年6月开滦范各庄工作面突水,瞬时突水量高达740米~3/分,21个小时就将矿井全淹掉,几天后相邻的吕家坨也发生淹井事故;再如焦作演马庄矿1981年淹井后,采取注浆堵水,封堵突水口后进行恢复排水不到一年,1985年5月再度突水使矿井再次被淹。  相似文献   
35.
张国维  赵桂荣 《铀矿冶》1990,9(4):13-18
本文阐述了在铀矿石浸出时生成钼的杂多酸的条件和在吸附铀时引起树脂中毒的情况。研究了树脂吸附磷钼杂多酸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树脂以较慢的速度吸附12-磷钼杂多酸离子。由于该杂多酸离子较大,扩散速度慢,所以吸附在树脂上的磷钼杂多酸主要分布在树脂表层部。它们在树脂上占有交换基,并随着溶液的pH值(pH=1—4)增加,磷钼杂多酸的吸附量也增加。采用硫酸铵和氢氧化铵混合解吸剂可以有效地由树脂上解吸磷钼杂多酸。  相似文献   
36.
论岩溶塌陷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覆盖型岩溶地区,由于采矿排水、供水抽汲地下水,当下降的水位低于基岩面时导致岩溶塌陷、开裂和沉陷,统称岩溶塌陷。野外实验进一步证明,地下水位高于基岩面时很少塌陷,当低于基岩面时,覆盖层薄的地带首先塌陷。岩溶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1.岩溶条件;2.岩溶覆盖条件;3.岩溶地下水条件;4.构造条件。根据在我国许多岩溶地区观测的大量塌陷,并在综合分析大量资料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塌陷的主要形成机理是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真空吸蚀作用的结果。许多事实证明,真空吸蚀作用是覆盖型岩溶地区一种自然物理作用。在真空吸蚀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塌陷的自然充气法,在中国某些地区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
使用毛细管色谱柱-气相色谱仪检测乳与乳制品中甜蜜素质量浓度。将样品称取后用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提取上清液加入硫酸和亚硝酸钠冰浴衍生,用正己烷提取后,用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该方法检测甜蜜素回收率范围在82.37%~109.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43%~5.02%之间,最低检出限为0.004 g/kg。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进行乳与乳制品中甜蜜素质量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