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83篇 |
免费 | 370篇 |
国内免费 | 18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95篇 |
综合类 | 380篇 |
化学工业 | 569篇 |
金属工艺 | 237篇 |
机械仪表 | 455篇 |
建筑科学 | 620篇 |
矿业工程 | 291篇 |
能源动力 | 130篇 |
轻工业 | 393篇 |
水利工程 | 302篇 |
石油天然气 | 348篇 |
武器工业 | 35篇 |
无线电 | 48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3篇 |
冶金工业 | 297篇 |
原子能技术 | 70篇 |
自动化技术 | 5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161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207篇 |
2020年 | 193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160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284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32篇 |
2011年 | 256篇 |
2010年 | 270篇 |
2009年 | 248篇 |
2008年 | 227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245篇 |
2005年 | 197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67篇 |
2002年 | 169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84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42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118篇 |
1993年 | 94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83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1篇 |
1960年 | 4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随着国内加固行业的逐步兴起,各种新型加固材料在加固领域里得以充分利用,早期主要用于设备安装的高强无收缩混凝土灌浆料现已逐步应用于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上,介绍了该材料的技术性能并着重总结了高强无收缩混凝土灌浆料在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典型应用以及实际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102.
角质层是采后果实的质量调控器,不同采后贮藏条件可以改变其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热激(heat shock,HT)和壳聚糖(chitosan,CS)处理已被证实能有效延缓果实衰老。本文以‘南丰蜜桔’为实验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研究不同采后保鲜方式(热激、壳聚糖、热激联合壳聚糖处理)对冷藏75 d期间‘南丰蜜桔’角质层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丰蜜桔’外蜡晶体呈不规则血小板状,热激导致外蜡重分布形成更光滑的表皮外观;外蜡和内蜡分别检出38种和50种组分,其主要成分均为烷烃、酸类、酯类、萜类,角质单体共检出7种成分,主要为酸类;十六烷酸是蜡质和角质最主要的组分。外蜡含量整体上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而内蜡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冷藏45 d时3种保鲜方式均能有效延缓外蜡和内蜡含量的降低,其中热激效果最为显著。冷藏期间角质单体含量持续下降,3种保鲜方式均能明显抑制其含量的降低,其中,以热激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热激处理可通过改变外蜡晶体的结构,以及调节角质层的成分代谢来保持‘南丰蜜桔’的贮藏品质,这为其开发采后贮藏保鲜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06.
孟加拉内燃动车组项目是根据孟加拉城际间铁路客运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内燃动车组。整个动力系统设置在动车车下。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动力系统的实际可用空间较小。所以将柴油发电机组、充电机、柴油机空气冷却装置、进气滤清器、排气消音器、静液压泵、膨胀水箱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连接管路共同集成在一个公用构架上,构成动力系统中的动力总成。由此可见动力总成的公用构架的重要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孟加拉内燃动车组动力总成公用构架的设计及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免疫磁珠快速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优化建立基于免疫磁分离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离方法,为后续快速检测提供基础.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抗制备的免疫磁珠对其捕获.结合平板菌落计数,考察包被磁珠时多抗加入量、免疫磁珠加入量及捕获时间等因素对捕获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效果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最佳捕获条件为抗体加入量30μL,免疫磁珠加入量80μL,捕获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捕获效率均超过30%,该方法捕获限可达到101CFU/mL,特异性良好,并初步用于羊肉卷洗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离,捕获时间小于1h.免疫磁分离作为一种快速的分离筛选方法,可用于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08.
采用1m3环境舱模拟真实生活环境,通过改变温度、相对湿度、换气速率、承载率及释放部位等因素,考察对甲醛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相对湿度的增加会促进毛皮中的甲醛释放,且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当温度从18℃增加到35℃.甲醛的最大释放量增加了102.51%。相对湿度从40%增加到60%.甲醛的最大释放量仅增加了15.52%。(2)随承载率的增加,释放源增多,甲醛释放量随之增加。通风换气,可以有效降低甲醛平衡浓度,改善室内环境质量。(3)毛皮的两面均为甲醛释放部位,肉面的甲醛释放量要略低于毛面。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毛皮的释放部位做适当封闭处理(加内衬、涂饰等)可以有效降低甲醛释放。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进一步促进超临界CO2无水染色系统的产业化推广,针对染色系统的能耗问题,采用有效能分析法对系统耗能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建立了系统各单元有效能平衡方程,采用PR方程计算CO2未知参数,采用余函数法计算系统有效能损失,重点分析了染色温度对加热/染色单元和节流压力对制冷单元有效能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热/染色单元与制冷单元有效能损失量总和占系统输入有效能的60%以上,是系统节能改进的关键单元。染色温度由353.15 K升至393.15 K,加热/染色单元有效能效率由7.1%提高到16.0%;节流压力由6 MPa降至4 MPa,制冷单元有效能效率由19.6%提高至26.1%。分析认为,适当提高染色温度,降低节流压力,可以提高染色系统的有效能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