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金属工艺   110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Mg-8Gd-3Y-0.6Zr合金热压缩过程的动态再结晶规律.对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623~773 K、应变速率为0.01~1 s~(-1)条件下进行单向压缩实验,用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织构测试仪对压缩后的合金组织与晶体取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曲线的峰值应力、稳态流动应力均随Zener-Hollomon (Z)参数的增加而增加;变形温度的升高以及应变速率的提高均能减弱{0001}基面织构,强化柱面织构;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随Z参数的增加而减小.根据实验结果,该合金在热轧时ln(Z)宜控制在28~32之间,变形温度在723~773 K之间.  相似文献   
32.
双重淬火对7055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拉伸性能测试、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双重淬火对7055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双重淬火可调控晶界和晶内析出状态,使合金时效后晶界上的析出相呈断续分布,晶内沉淀强化相均匀、弥散、细小析出,保证合金高强度的同时,提高晶间和剥落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预处理(15%预变形+100℃×5h预时效)对2124铝合金板材蠕变时效成形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Fe(Si)杂质相粒子在蠕变成形过程中会因应力集中效应而破碎,从而改善材料性能,固溶-淬火后直接进行蠕变时效处理,θ′相在{100}面上的析出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应力位向效应,但基体中存在的弥散第二相粒子周围存在着很大的晶格畸变能,能促进析出第二相的形核、长大,局部降低应力位向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预处理使得{111}面上析出了Ω强化相,显著提高了2124铝合金蠕变时效后的强度,但不会显著降低延伸率。  相似文献   
34.
预变形及退火对高纯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TEM和晶体取向分布函数方法研究和分析了预变形和退火工艺对高纯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预变形及退火主要通过影响晶体内的储存能大小 ,来影响Fe、Si的析出过程 ,影响成品箔材中立方织构 { 10 0 }〈0 0 1〉取向密度的大小。由于成品退火前Fe、Si能充分固溶在铝基体中 ,成品低温退火阶段可促使Fe、Si析出 ,增加立方取向晶粒的形核率 ,使成品在高温退火阶段晶粒沿立方取向择优长大 ,大大增加了高纯铝箔中立方织构的比例  相似文献   
35.
钎焊铝蜂窝夹层结构板常用于高速列车的地板和船舶的甲板。其中四层铝复合板(4343/3003/6111/3003)作为该蜂窝结构的面板常暴露于腐蚀性环境中。经过成分优化的6111铝合金作为四层铝复合板的主要支撑层材料,其组织结构和表面状态对腐蚀 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不同粒度的砂纸磨削6111铝合金,研究了不同程度磨削后6111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表面腐蚀行为。结果表明:6111合金中的AlFeSi(Mn, Cu)相的电位高于基体电位,这种相作为阴极与相邻基体形成多级体系,加剧了表面腐蚀。同时,较光滑的表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当表面粗糙度从18.03 μm降至0.92 μm时,表面几何体积由0.629 mm3减少至0.029 mm3,金属间化合物AlFeSi(Mn,Cu)粒子的平均数量由1631 mm-2减少至917 mm-2,其面积分数由3.93%降至0.92%。相应地,平均腐蚀深度由237 μm降至95 μm。  相似文献   
36.
采用OM,SEM,EDS,XRD和硬度测试技术研究了EW83镁合金挤压板材的组织与性能不均匀性.结果表明,EW83合金挤压板材在成形过程中组织非均匀演变受再结晶与析出第二相的共同影响.在板材的边部,由于实际Z参数增大、析出相阻碍再结晶晶粒长大和粒子激发形核(PSN)再结晶等三类细化晶粒效应的耦合作用,实际晶粒尺寸小于平均Z-参数预测值约1倍;在板材的中部,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实际Z参数减小和静态再结晶晶粒长大效应的作用,实际晶粒尺寸大于平均Z-参数预测值约1倍.挤压态板材边部硬度值较中部高约5%;但时效处理后,其硬度值反而高出边部约10%.  相似文献   
37.
不同温度轧制多晶铝的微观组织与晶界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EM-EBSD技术测试了室温和180℃条件下80%压下量轧制高纯铝样鼯的微取向分布.结果表明:平行于轧向的形变组织可分为取向分布集中和取向散布的带状组织.前者取向主要聚集于β-取向线,其中Br-取向({011}(211))的小角度(2°-5°)晶界面积率比S-({123}(634))和C-({112}(111))取向的大10%-15%;随轧制温度从室温升至180℃,回复程度增强,中等角度(5°-15°)晶界面积率约升高10%.用Bishop-Hill晶体塑性理论分析β-取向线组织的塑性变形储能差异表明,取向的Taylor因子M越小,5个独立活化滑移系的组合数越多,其变形储能就越小,小角度晶界比例亦越大.  相似文献   
38.
采用光学显微术与SEM-EBSD技术观测了经65%压下量冷轧后高纯铝多晶体中不同取向柱状晶粒的微观组织与微取向图.结果表明:形变晶粒各部分具有不同的转动趋势,靠近晶界部分(BP)的转动角度小于远离晶界部分(IP)的;〈001〉∥RD取向的晶粒向α-取向线聚集,其BP与IP部分的转动角度相差5°~6°;〈121〉∥ND取向的晶粒向β-取向线聚集,其BP和IP部分的转动角度相差5°~12°;这表明轧制变形晶粒各部分的微观组织与微取向分布与其初始取向和所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39.
通过硬度测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淬火速率对Al-Zn-Mg-Cu-Cr合金挤压棒材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速率低于100℃/s时,硬度开始明显下降;2℃/s淬火时,硬度下降了43%。淬火速率低于100℃/s时,随着淬火速率降低,冷却过程中(亚)晶界及晶内弥散粒子处非均匀形核析出η平衡相的数量和尺寸明显增加,时效强化效果明显降低。相同淬火速率时,晶内η平衡相尺寸大于晶界η平衡相尺寸。在所研究的淬火速率范围内建立起硬度值与η平衡相面积分数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40.
采用剥落腐蚀、金相和SEM-EBSD方法研究了Al-Zn-Mg合金T4板材的基体组织与剥落腐蚀性能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Al-Zn-Mg合金的剥落腐蚀裂纹主要沿晶界扩展,抗剥落腐蚀深度与Al-Zn-Mg合金T4板材基体组织中的亚结构组态有关,亚结构所占比例小的板材,其抗剥落腐蚀性能优于亚结构所占比例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