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高校培养合格油气储运专业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油气储运专业课教学环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与实践结合三个方面探讨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方法,认为只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与实践结合三方面共同协调,形成立体化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以及油气储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2.
郑欢  李忠华  郭文敏  翟浩琪 《高电压技术》2008,34(2):256-259,274
为了测试非线性绝缘电介质在低频电压激励下的响应特性,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通过非线性绝缘介质在梯形电压波激励下的响应电流测试可得到非线性绝缘介质的电导特性和极化特性,并对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硬件系统由信号发生器、线性高压放大器、微电流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在LabVIEW平台基础上开发了集数据采集、滤波、波形显示、数据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阶跃激励下的响应测试证实该系统满足3Hz以下低频特性的测试,对线性和非线性介质的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3.
以聚乙烯(PE)和碳化硅(SiC)粉末共混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基体、SiC浓度、温度及压力等因素对该体系直流伏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SiC的掺量、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力均能提高PE/SiC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电导率,而聚合物基体结晶度不同对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电导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4.
微弧氧化涂层是一种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依靠金属-电解质界面发生的等离子体放电为驱动力,在各种阀金属(例如Mg、Al、Ti、Zr)表面原位形成粘附性能高的电化学涂层。在涂层的形成过程中,金属的表面特性会因等离子放电时产生的电化学反应而显著改变,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粘附性强的高硬度涂层。本文从介电击穿时的瞬态放电行为、气体逸出、阴极放电、柔性等离子放电四个方面综述MAO涂层的放电机理。  相似文献   
35.
通过在碳化硅(SiC)/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热压成型和SiC/硅橡胶的硫化过程中施加不同形式的直流电场,研究了电场处理对SiC/聚合物复合非线性绝缘材料电导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SiC/LDPE的热成型过程中待到模具中的物料流动结束后施加均匀电场仅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发生微弱变化,而在SiC/LDPE的热压流动过程中施加均匀电场导致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明显增加;SiC/硅橡胶共混物的粘度较SiC/LDPE的粘度低,故均匀电场处理导致前者电导率增加的趋势较后者明显;非均匀电场处理导致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明显增大,电导非线性特性明显得到改善,其作用效果明显好于均匀电场.  相似文献   
36.
油田长期注水开发易造成地下流场固化,导致注采井间优势通道定向水窜,井组间、井组内水驱程度与水驱速度匹配性失衡,注入水利用率越来越低,开发效果变差。文章基于均衡水驱理念,从注采井间渗流阻力和驱替倍数差异角度,建立了区块级“宏观液量优化”、井组级“微观液量优化”和井间级“介观液量优化”3级注采均衡水驱液量优化方法;从纵向和平面三维角度建立了智能水驱流场保障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常规液量优化方法,从理论上实现了流场与剩余油富集的最优匹配,效果显著、科学实用、现场应用操作性强,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油田水驱采收率,提出了油田高含水阶段采液量优化设计方案,丰富了高含水期间提高采收率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37.
油田开发后期,受储层非均质、油水黏度差、井网井距等因素影响,层系内小层间矛盾逐步加剧,开发效果变差,而进一步开展开发层系的细分重组,是解决层间矛盾、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为解决现有层系评价技术模糊不具体、层系调整时机把握困难的问题,该文利用模糊数学的最大隶属度理论方法,选择界限含油面积覆盖率、界限含油砂体叠合率...  相似文献   
38.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特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驱油用剂,具有驱油及示踪双重作用,根据油井见聚与见效关系,可以反映油井见效机理,利用聚合法聚类分析,以油井见聚时间、见效时间、含水率降低幅度和见效有效期为样本因子进行聚类,在分类基础上统计各类储层参数及非均质情况,结果表明大庆油田表外储层,最佳聚驱选井静态资料范围渗透率450mD左右,洛仑兹系数0.3以及突进系数为2左右为最佳聚驱油藏,该结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以及今后聚合物驱的选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其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的热成型加工过程中施加稳恒强磁场,研究了磁场处理对LDPE及CNT/LDPE复合材料直流电导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差示扫描量热、偏光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探讨了磁场处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磁场处理能导致LDPE的结晶度提高,体积电阻率增加;稳恒强磁场能在CNTs中"诱导"形成感应磁矩,使得CNTs沿平行于磁场方向在LDPE中取向,从而导致CNTs/LDPE复合材料沿平行于磁场方向的电导率增加,电导非线性特性提高;磁场处理导致CNT/LDPE复合材料电导率增加的幅度随CNTs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0.
在剩余油再聚集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再聚集敏感因素及再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剩余油再聚集过程中受油藏内部驱动压力、重力、浮力及毛管力的力学再平衡作用控制。剩余油富集规模受停采时间、停采前含油饱和度、原油性质、储层非均质和构造等因素影响,油藏的微构造高点、腰部、平面渗透率高及砂体顶部是剩余油重新运移聚集的有利区带。现场通过侧钻、零星调整井、回采和水淹层挖潜,取得了良好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