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首先论述了SFC设备现场动态试验的内容,提出动态试验应包括励磁电流控制试验、转子位置检测试验、初始转动试验、脉冲换相控制试验、工况切换试验、电机升速试验、并网试验等试验,并分别对各个试验的目的及原则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首套国产百兆瓦级抽水蓄能机组SFC设备在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4×250MW)的现场动态试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2.
设计并实现的研究生在线考试系统以遗传算法和ID3经典算法为基础,采用四层体系架构,除包括考试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自动组卷、试题难度系数自适应学习和面试决策支持功能,同时实现了数据仓库数据的来源处理过程和应用处理过程,充分体现了自适应决策支持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3.
交流励磁变频器是大型变速抽蓄电站的核心设备,由于容量较大,其散热系统设计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针对交流励磁变频器功率单元,对各压接式功率器件的损耗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功率因数和调制度工况下器件损耗及功率单元总损耗的变化趋势,基于损耗计算和仿真分析,采用最小流量和散热容量相互校验的水冷散热系统设计方法,设计了变频器的各功率器件散热器和水冷散热系统,最后通过研制的5.7 MVA交流励磁变频器功率单元样机试验,验证了损耗计算分析和散热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4.
王云涛  闫伟  王超营 《测控技术》2018,37(11):134-137
为了改善农用车、工程车等车辆座椅的减振性能,以电磁作动器为执行器,建立人体座椅—车辆两自由度的主动座椅悬架系统模型。通过对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应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选取合适的加权系数,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以白噪声路面激励为系统输入,对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座椅悬架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激励条件下,基于电磁作动器的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减振效果显著,大幅降低了驾驶员所承受垂直振动加速度,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国内目前没有交流励磁的运行案例,交流励磁的控制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设计了一套交流励磁三电平变频器动模系统,针对影响系统运行性能的LCL滤波器和直流平波电容进行了深入的设计分析,给出动模设计方法,并对所设计的滤波器和电容进行了仿真和动模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6.
为解决高原环境下某轻型卡车冷却系统水温过高的问题,使用流体一维分析软件分析其在高原地区的冷却系统状态,计算冷却系统的许用环境温度,以及冷却系统各部件对热管理环境的贡献率;通过三维仿真与一维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高原环境下的冷却系统提出优化方案.在海拔环境舱中进行的整车热平衡试验表明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7.
本文探讨了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论述了统计分析的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数据挖掘有效的提高了企业决策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8.
渤海油田井下管柱CO2腐蚀规律与防腐选材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渤海油田的快速发展,CO2腐蚀成为阻碍油气田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由 CO2引起的油气井管材腐蚀破坏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井下管柱的使用寿命,制约着渤海油田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综述了CO2对井下管柱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总结了渤海油田中油气产量较高区块的CO2腐蚀情况及防腐选材研究现状,针对性调研了绥中36-1、埕北等10个油田的生产井的CO2分压、温度分布及腐蚀情况,探讨了渤海油田水介质、pH值、CO2分压、温度对CO2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2分压小于0.023 MPa时,碳钢油管未发现严重腐蚀;当CO2分压超过0.2 MPa时,井下管柱腐蚀破坏率迅速增加, CO2分压为0.3 MPa时,碳钢油管腐蚀比例约为19.15%,这和理论研究一致。在渤海油田油气开发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可能同时出现,并相互作用,加剧管材的 CO2腐蚀。合金元素 Cr能显著提高油套管的抗腐蚀性,低Cr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经济性,未来低Cr油套管在渤海油田的适应性评价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9.
国内外井斜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着油田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在钻井过程中井斜给钻井工程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因而钻井过程中的防斜纠斜技术也越来越引起油田开发人员的重视.文中从原因分析入手,简述井斜的危害及其控制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防斜纠斜原理及方法做以简要介绍,重点归纳了近几年来出现的新的井斜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0.
工程应用中接触界面法向刚度的检测一般采用超声法和图像法,但是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并未深入研究。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能同时进行接触界面法向刚度超声和图像测量的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图像法检测刚度结果低于超声法,更接近于仿真结果。从实验原理上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更深入地分析了接触界面测量机理,为工程应用中结合实际工况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