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是一条走向为NWW向(近EW向)的复杂构造变形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的差异,该盆山过渡带从南向北可以划分为出若干变形"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若干变形"段",由深而浅可以划分出2~3个变形"层".北天山(包括博格达山)是由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褶皱构成的基岩断隆带,其中主干断层为向山体倾斜的高角度逆冲断层.该盆山结合带宏观上是一条冲断挠曲带,高角度逆冲的山前大断裂的下盘发育一系列中-低角度的基底卷入逆冲断层,部分逆冲断层上盘发育相关褶皱,但是基岩顶面和卷入变形的沉积盖层总体上构成向盆地倾斜的单斜构造.准噶尔盆地内部是一个宽阔的分层变形叠置带,侏罗系及上覆底层主要为滑脱褶皱变形,侏罗系在背斜核部加厚,滑脱背斜下伏地层及盆地基底发育高角度基底卷入断层.NNE-NE向、近SN向变换断层或构造变换带将上述构造变形带分隔成不同的"段",同一"带"、同一"段"和同一"层"内的构造变形样式是类似的,不同"带"、不同"段"和不同"层"的构造变形样式则有明显的差异.盆山过渡带的构造特征受早二叠世正断层和走滑正断层活动、晚侏罗世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走滑逆冲断层活动以及上新世逆冲断层活动和褶皱变形等多次构造变形的影响,但主要是上新世以来北天山逆冲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的结果.先存的基底断裂、沉积盖层中的软弱岩层以及天山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作用的不均一性是影响盆山过渡带构造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主要介绍了焦作市方庄煤矿23071工作面煤层隔水底板注浆加固技术.通过对煤层隔水底板实施注浆,不但加固了底板,也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经过钻孔压力试验及工作面回采检验,证明了煤层隔水底板注浆增厚加固技术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目前该技术已在方庄矿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3.
陈书平  郭小旦 《陕西煤炭》2003,(4):18-19,33
以焦作中马村矿为实施矿井,在已有突出预测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突出预测指标的灵敏度分析,利用计算机筛选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应用数量化理论方法建立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综合判据,使突出预测工作规范化、定量化、微机化,提高了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矿井科学化管理、提高矿井安全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4.
基于ASP构造交互WEB安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ASP的工作模式和ASP文件的创建过程,并介绍了数据库的存取技术,对WEB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各种信息处理系统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不同煤柱工作面的分类,选择不同的回采工艺,在巷道布置、合理支护强度计算、工作面过废巷技术等环节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也是衰老矿井延长服务年限的有效途径。回收残留煤柱不仅可以回收看似报废的煤炭资源,还可以解决因顶板大面积垮落引发的地质灾害,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对残余煤柱的实践开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对相似条件下残留煤柱回采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6.
现行的构造单位划分方案中,东濮凹陷属于临清坳陷,是位于渤海湾盆地最南端的一个负向三级构造单位。文中根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了东濮凹陷在地质背景、地质结构、沉积作用、构造演化和含油气性等8方面都不同于临清坳陷的其他凹陷,提出了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区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古近纪构造单元,而不应该属于临清坳陷的次级构造单元的新认识。将东濮凹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古近纪裂陷盆地,对探讨渤海湾新生代盆地区中的富油凹陷理论、总结富油凹陷的油气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义东断裂带走滑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不明,制约着该区油气勘探。综合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开展义东断裂带走滑构造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评价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义东断裂走滑特征明显,主断层(义东断层)及其伴生次级断层呈锐角或近直角斜交,平面上呈"入"字型,主断层与两侧的平行断层呈NEE—NE向雁行式展布;剖面上,主断层面陡峭,伴生的次级断层断至主断层面上,形成负花状构造,且具有窄而深的半地堑式构造。义东断裂带控制陡坡带发育多期次、多类型的砂砾岩扇体,断裂多期次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沿着断层分布的NE向雁列式断块、断鼻及断背斜圈闭,义东断裂主要对油气运移起侧向封堵和垂向输导作用,控制油气沿义东断裂带呈条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28.
渤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走滑作用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渤海盆地中的走滑构造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认识郯庐断裂新生代的活动及地球动力学也有重要意义。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图编制,研究了渤海盆地东部走滑断裂带分布及类型,讨论了其形成动力学条件和油气地质意义。渤海盆地走滑断裂带主要发育雁列正断层系、同向剪切断裂系,也见反向剪切断裂系和次级同向剪切断裂系。剪切系断裂组合反映右旋扭动,右旋扭动时间为新近纪晚期—第四纪。走滑断裂带的形成是郯庐断裂带活动的反映,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结果。走滑构造带形成了重要的油气圈闭,是未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9.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断块群是东濮凹陷最重要的油气圈闭类型,东濮凹陷特殊的构造位置和局部变形条件形成了复杂断块群。根据油田勘探开发资料,分析了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的特点、形成机制、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除具有一般断块群的特点外,明显表现为上、下及左右的镜像关系和多变的转换关系,断块群的复杂性与多变的动力条件、多期次的伸展变形、复杂的局部条件和多类型的变形介质有关。东濮凹陷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断块是其基本的聚油单元,虽然单个断块面积较小,但断块的成群出现形成了良好的圈闭条件,而断层又构成了主要的运移通道,因此东濮凹陷的复杂断块群勘探潜力大,仍是未来勘探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0.
为了正确有效地开发实序列FFT的汇编语言程序,提出了以存储单元图的方式解析实序列FFT算法的方法。首先推导了由复序列FFT的实虚部计算实序列FFT的实虚部的公式,指出了计算复序列FFT所包括的级别、蝶组、蝶形三层循环,所涉及的正弦量的计算与存储方式,以及复序列FFT转化为实序列FFT的步骤等。在此基础上利用存储单元图在TMS320C54X汇编语言环境下详细解析了实序列FFT的实虚部计算公式。设计了复序列FFT的实虚部计算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到最后级的存储单元图,由复序列FFT的实虚部计算其共轭对称与反对称部分的实虚部的存储单元图,以及由此计算实序列FFT的存储单元图。CCS3.3环境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解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