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4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与信息互联的相关内涵进行阐述,指出绿色建筑数据信息来源,论证大数据技术如何融入绿色建筑的方方面面,说明大数据技术赋予绿色建筑的思维交互能力、智慧设计能力、能耗分析能力和碳足迹追踪能力,尝试构建一种大数据思维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推动构建智慧绿色建筑,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文章针对郑州市管城区的老旧居住街区在街区环境、道路系统、建筑性能、公共配套、公共空间、街区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倡以微更新的方式来改善老旧居住街区环境,明确阐述老旧居住街区微更新的可行性与意义,从物质空间、街区环境、结构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微更新"的主要策略,并从提高街区环境质量、增加街区结构及功能、优化街区尺度、丰富街区空间感受、优化景观节点、促进邻里交往的角度提出更新策略.将低碳理念与公共空间微更新相结合,提升老旧居住街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3.
从中国的聚落形态演进看里坊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目前的考古及文献资料 ,对内聚平等和等级分化的聚落形态及其演进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并以聚落形态的演进为基本脉络对里坊的起源进行了逻辑上的分析。并指出 ,里坊是在特定的社会进程中由“附城邑寨”衍变而来。  相似文献   
54.
韦峰  徐维波 《山西建筑》2005,31(22):18-19
针对寺庙建筑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状况,介绍了寺与庙的含义及外延意义,分析了二者间的区别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表明了寺、庙是人们祭祀活动的场所,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55.
在Windows95环境下开发虚拟设备驱动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了VXD产生的背景,通过描述VXD与虚拟机,虚拟机管理之间的关系阐明了VXD的作用,并详细介绍了VXD的工作原理和开发过程,最后给出了一个VXD程序实例-ZPacket。vxd。  相似文献   
56.
能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都对办公建筑的被动式设计提出了必然要求。被动式低能耗技术,就是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巧妙有机的建筑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来减少常规能源消耗,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本文以巩义市环保局综合办公楼设计为例,通过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三个层面分析项目的被动式低能耗技术策略,探讨办公建筑被动式低能耗技术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法海寺位于新密老城西街路北,创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咸平四年(1001年)在寺内建石塔。塔身为九级楼阁式,塔高13.08m。塔门、栏杆、塔顶等处使用汉白玉,其余皆为青石。塔身镌刻莲花经七卷,共七万一千余字,字体隽秀工整;塔心室内壁雕刻佛教经传故事6幅,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63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文革"前期不幸被拆除。现余塔身构件及石块114块。日本学者常盘大定(1921年)和刘敦桢先生(1936年)曾对此塔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与摄影。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图像资料和塔身残存构件石块测绘成果,结合视觉透视还原法对塔身进行复原设计;依据相关塔基勘测报告,通过梳理北魏至宋舍利瘗埋制度,对塔基形式和瘗埋特点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丰富宋塔研究内容及类似古建筑的复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8.
在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时,由于设计内容涉及多本规范或文件,有些同样的内容在不同规范中或侧重不同或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设计中易犯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设计思路和深度,以提高民用建筑节能水平。  相似文献   
59.
中国传统城市八景往往是各地自然景观、人文胜迹、风土人情的归纳和提炼,一般由文人创作而成。明清以后,地方志中开始大量出现城市八景及其诗画,由此产生了地方官员这一新的八景创作主体。以清乾隆《郑州志》所载的郑州八景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历史还原、时空结合等研究方法,分析地方主政者创作的城市八景的文化内涵和功能特征。得出:郑州八景在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州域疆界3个方面体现了政治文化"宣教"的特征;在方位分布、季节分布、视线游赏等方面能够兼顾民众日常"游赏"的需求。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地方官员创作的城市八景的功能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0.
郑州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高十余丈,为八边形13层楼阁式砖塔。民国时期,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和中国古建筑学家杨廷宝、刘敦桢曾先后对此塔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测绘与摄影。1944年该塔毁于兵燹。作为郑州城内延续近1000年的最高建筑物,开元寺塔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景观价值,以“古塔晴云” 之名位列乾隆“郑州八景”之一。本文依据相关历史遗留照片、调查测绘资料等文献,结合唐宋时期典型楼阁式砖塔案例特征,运用视觉还原、Sketch Up建模等辅助分析手段,对开元寺塔进行形制与特征解析。本文研究可为基于历史遗留照片、调查测绘资料等可靠历史文献进行宋代典型楼阁式砖塔复原案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可为唐宋楼阁式砖塔建造特征与风格演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