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71篇
综合类   82篇
化学工业   98篇
金属工艺   43篇
机械仪表   57篇
建筑科学   110篇
矿业工程   35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139篇
水利工程   41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0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本文采用了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石墨烯的疏水特性。比较了水分子在铜、铝和石墨烯表面上的分布形态,探究了温度对石墨烯疏水性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在温度为300 K时,空气中水分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铜表面的分布情况。结论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石墨烯表面的疏水性变小,但接触角仍大于90°。在空气中,石墨烯表面呈弱亲水性,氮、氧分子使水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凝聚具有松散性。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究承压水下巷道围岩的渗透突变机理,针对空心岩样的渗流-应力特征开展了一系列室内试验和渗透突变表征模型研究。自主研制了一套空心岩样径向渗流-轴向应力试验系统,突破了仅开展轴向渗流的传统试验条件限制,实现了径向渗流及轴向应力同步进行。采用该新型试验系统,以孔径(5~20 mm)和水压(0.5~2.5 MPa)为变量开展多组空心红砂岩渗流-应力试验,得到空心岩样径向渗流-轴向应力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径向渗流的蚀损作用引起岩样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衰减,增大水压,渗流的蚀损作用变强,岩样内部裂隙贯通通道形成时间缩短,渗透突变现象提前发生。大孔径岩样对轴向应力敏感度更高,内部结构受径向渗流蚀损作用易破坏,渗透突变发生时间缩短。岩样渗透率在试验过程中存在3种状态:(1)以孔隙结构为主要渗流介质的孔隙渗流状态;(2)以局部裂隙结构为主要渗流介质的非稳定渗流状态;(3)以贯通裂隙结构为主要渗流介质的渗透突变状态。渗透率达到峰值的试样渗流介质为受水压影响产生的贯通裂隙结构,峰值渗透率随水压增大呈线性增长,与孔径没有明显关系。以裂隙体积变化为纽带建立空心岩样渗透突变表征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以巴渝传统观演空间为例,从现代视角解析传统空间营造手法,探索传统观演空间模式语言。从观演空间的平面布局、功能组合、营建技术及光线和声音的处理等方面,结合现代剧场建筑的基础理论,分析传统观演空间在现代建筑活动中的优势,初步探索观演空间回归传统的可行性,以期传承传统观演空间的营造精髓和把握观演关系的意境。  相似文献   
44.
基于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的发展现状,提出以蒙脱石作为催化剂载体,选择对煤液化有良好加氢活性的Fe与Cr、Co、Ni等作为活性组分,通过"柱撑"工艺制备适用于煤炭直接液化的新型柱撑蒙脱石催化剂。分析了柱撑蒙脱石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优势,考察了国内外柱撑蒙脱石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影响柱撑蒙脱石催化活性、热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进一步研究方向。将活性金属组分"柱撑"到蒙脱石层间所得的柱撑蒙脱石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加氢性能,但是需要在柱撑工艺、催化剂热稳定性、孔径分布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5.
主要介绍了稀土元素、过渡元素、C族元素、卤族元素和铋自掺杂钼酸铋的研究情况,并对钼酸铋掺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周圣文  方亮  赵欢  吕晓璇  王力 《表面技术》2016,45(4):213-217,231
目的 提高PET材料的表面亲水性.方法 氯化亚锡与PET共混成膜后,采用共混接枝法,在共混膜表面接枝氨基化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出强亲水的PET材料.采用静态接触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手段对PET材料表面进行表征.结果 氨基化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能够成功接枝在氯化亚锡与PET共混材料表面.当氯化亚锡质量分数为0.3%时,共混膜接触角由98°下降到74.5°.共混膜接枝氨基化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溶液20 h时,PET材料表面接触角由74.5°下降到7.8°,亲水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接枝膜浸泡于蒸馏水10 d后,PET材料表面接触角由7.8°上升至34.9°.结论 氯化亚锡与PET材料共混,接枝氨基化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后极大地提高了PET材料表面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47.
马丹旎  高滨 《山东化工》2014,43(10):113-117
较之传统的伴热方式,电伴热具有热效率高、能精确控制加热温度、节约能源、施工简便等优点。电伴热方法包括感应加热法、集肤效应法、电阻加热法,着重介绍了利用恒功率电伴热带补偿管道散热损失的电阻加热法。实际工程中选择何种方式进行电伴热,要综合考虑项目特点、技术情况、经济投资等因素。结合海滨油库改造项目的实际工程经验,对管线电伴热的散热计算、电伴热带长度确定、选用步骤进行了说明,对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8.
陈英莫  罗璇 《矿山机械》2006,34(2):112-112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常常遇到半圆孔的加工,没有钻模,很难保证钻孔精度。  相似文献   
49.
研究采用景德镇常用青白瓷坯釉料试样,于电炉中在加碳还原气氛下进行不同烧成温度实验,对实验样品进行了分光光度计、超景深显微镜、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法等测试,分析了不同烧成温度下样品的釉色、显微结构、物相结构和化学组成等变化。实验表明,在1240℃下釉色釉质达到最佳,但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釉中化学元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和逸散,得到了不同效果的釉色。研究结果表明,瓷釉成分组成,随着烧成温度有明显变化,可还原得到不同的配方组成。研究结果对于确定不同釉色的烧成温度,以及以古瓷标本还原其釉的原始配方,具有实际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
追璇 《工程机械》2007,38(7):I0012-I0013
第四届上海国际发动机及制造技术展览会于6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隆重开幕.在这个国内外优秀发动机企业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舞台上,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9款高标准、低排放发动机显得分外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