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9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针对当前城市道路路基工程的质量通病现状,探讨道路工程的质量,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为中子管所用的一台屏蔽式150kV直流高压电源的设计特点及结构。电源的负载电流1.1mA,输出功率165W,输出高压连续可调,纹波系数10~(-3)。电源选用中频(2kc)供电的八倍压线路,将低压交流电整流倍压成高压直流电。采用中频供电可使高压变压器的尺寸大为减小,倍压级数适当增加,可输出较高的端电压,同时能减少电压降和纹波,允许输出较大的负载电流。  相似文献   
53.
在 16 0kW ,Φ10 0mm× 35 0mm结晶器电渣炉对 4 5钢 2 6 0kg锭重熔过程中形成的 5mm厚ANF 6熔渣 (70 %CaF2 +30 %Al2 O3 )渣皮成分和岩相分析表明 ,渣皮有分层现象 ,靠近结晶器一侧和靠近电渣锭一侧渣皮中的Al2 O3 含量较高 ,为 6 9 2 4 %~ 75 6 2 % ,CaF2 为 2 1 4 6 %~ 2 8 36 % ,渣皮中心 3mm处Al2 O3 含量仅为15 84 % ,CaF2 含量为 81 0 6 %。提出重熔锭上周缘形成“环形小熔池”的熔渣凝固机理 ;采用过冷度大 ,熔点低的熔渣所重熔的电渣钢锭的表面质量比采用熔点高、过冷度小的熔渣的电渣锭表面质量高。  相似文献   
54.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出自耗电极自动进给系统下的电渣熔铸工艺参数.按该工艺参数,所获铸锭内外质量好,重熔效率高.文中认为:工作电流和渣量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冷却水量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研究电渣熔铸过程中渣皮的形成机理.通过电渣重熔钢锭渣皮逐层物化检测,提出在钢锭凝固过程中,在其上周缘存在"环形小熔池","小熔池"的形状和稳定性影响钢锭渣皮厚度和表面品质.采用过冷度大、熔点低的渣比过冷度小、熔点高的渣更易保证表面品质.  相似文献   
56.
新型免加工止口托辊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输送机中运转部件最多的是托辊,它的性能如何、寿命长短和可靠性高低等,将直接影响输送机维修工作量大小、运营成本高低和运行的可靠性。为适应生产需要,开发出了新型免加工止口长寿命托辊,其结构、生产工艺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进,经工业性生产验证使用寿命超过6万h。  相似文献   
57.
利用了前人关于熔滴在渣池中行为的研究成果和渣池中有关传热规律的试验资料,考虑到电渣熔铸过程始终有强电流介入,建立了包括金属熔池、两相区和凝固锭在内的电渣锭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运用此模型可预报金属熔池状况,便于现场调整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8.
所开发的微机数控装置以通用机械滑台为控制对象,采用步进电机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经济性,有利于机床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  相似文献   
59.
本试验是在小型ESR炉上进行熔池深度随重熔过程变化规律的数模研究.通过对已得数据的回归处理,找出了熔池深度h及锭高Y之间的相关规律,得到h(0,Y)=A·e-B/Y的指数函数关系,A和B均为重熔电流的函数,A=f1(I),B=f2(I),所以,h(0,Y)=f3(I,Y).这一数学模式可用于描述和预示任意重熔电流时的最大熔池深度及随锭高增长熔池深度变化的趋向.熔池的深浅,影响金属结晶生长方向改变及夹杂物和气体的去除过程.合理控制重熔电流与熔池深度,对改善ESR锭铸态组织和材料质量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0.
采用100—300Gy辐照处理13个大麦品种(系)的风干种子,M1代产生明显的生物学辐射损伤,表现在苗的高度降低,第一叶片长度和根的长度变短,植物存活率和结实率下降。电子束诱变的适宜剂量一般为100—200Gy,在此剂量范围内,M2代突变频率为0.276%-3.84%,除出现多种叶绿素缺陷突变外,还出现植株生长习性、株高、叶型、穗型、穗长,芒型、早熟性及茎叶蜡质减少等形态或生理性状突变,表现电子束对大麦具有诱变类型丰富、突变谱广的特点。同一种诱变处理的M1结实率高低的不同类型还会影响到M2形态突变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