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56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单轴双偏心定尺滚切剪运动轨迹求解及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单轴双偏心定尺滚切剪机构运动学分析,给出了机构运动轨迹的三维非线性方程,确定了在曲轴带动下任意时刻剪切机构各铰接点坐标,实现了对定尺滚切剪滚切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为滚切剪设备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针对大同发电责任有限公司600MW机组配置的英国苏尔寿公司原装冷凝泵,在节能优化诊断中发现存在着扬程裕量太大、调节不合理、耗电多等问题,为此,我们在国内首次对该型水泵进行了全面节能优化改造研究。改造后泵的最高运行效率从82.58%提高到了86.43%,居国际先进水平。改后平均耗电功率下降了60%,每小时节电1123.9 kW·h,年节电842.925万kW·h。且该改造方案简单,投资不多,效益大,适用于所有的大型机组冷凝泵(以下亦称凝结泵),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3.
为设计和开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镁基纳米结构合金,本文利用Voronoi几何方法构造了晶粒随机取向的纳米多晶镁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软件实现了不同条件下纳米多晶镁的压缩模拟,借助可视化软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温度影响晶粒的变化趋势,随着温度升高,晶粒由细化转变为融合长大;压缩速度影响晶粒细化的时间,压缩速度增大,晶粒内部原子仍保持原有结构,只有晶粒边缘处原子位置移动,晶粒细化较晚发生,屈服强度增大,极限应变减小,弹性模量增大;纳米多晶镁中原子位置发生偏移,更易形成FCC结构,产生Shockley不全位错,Shockley不全位错与FCC结构的增长规律呈正比例。  相似文献   
24.
针对曲轴连杆机械式滚切剪机构复杂、设备质量大、造价高等问题,研制出液压缸驱动PR-8R-PRⅡ级杆组的复合连杆剪切机构.通过建立复合连杆机构的位置环方程、力矩平衡方程,求解出构件的轨迹曲线及液压缸的位移、双腔平衡力参数及液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理论与实测结果表明: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模型满足了连杆机构复演滚动轨迹的特性要求;该机构构型设计及机构学综合分析数据正确可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可在复杂恶劣工况下实现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采用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剪切机构驱动液压缸的换向冲击问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单机架四辊轧机的前后平均张应力,以板形判别因子为目标函数构建单机架四辊轧机板形控制理论模型,确定卷曲后张力值。方法 通过耦合板形标准曲线模型以及设定辊系弹性变形、热凸度模型和卷曲张力模型,提出了单机架四辊轧机板形控制理论模型的计算方法,并对该计算方法与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 该计算方法对轧后板材的断面横向厚度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比,规律一致性良好,但计算方法最大误差出现在板材边部,误差最大为0.024 mm。结论 提出的单机架四辊轧机板形控制模型计算方法实现了镁合金板形预判,对提高镁合金板形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
在变形温度250~450、应变速率0.005~5 下对圆柱试样进行了Gleeble高温压缩试验,并对不同初轧温度、不同轧制压下量下的热轧制过程进行了轧制试验、数值模拟及损伤分析。采用动态材料模型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了热加工图,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建立了单向压缩时的流变应力模型,最后综合传热学基本原理及轧制理论,建立了变温轧制过程中的流变应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分解温度范围求解单向压缩流变应力模型,有效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轧制前滑区和后滑区的主传热机制有所区别,考虑到轧辊对轧件的作用力主要分布在后滑区,则此区域为边裂重点研究区域;数值模拟过程中轧件边部区域的Normalized Cockcraft and Latham损伤值最大,并且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以及道次压下量的增大而增大,此现象与轧制实验结果相符,不同轧制条件下轧制流变应力模型的求解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通过研究径锻AZ61镁合金棒材在后续退火处理时的晶粒长大和组织均匀性演变行为,构建等温条件下径锻AZ61镁合金晶粒长大模型,总结径锻镁合金退火后组织均匀性演变规律,为此棒材后续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方法 基于系统的等温正交退火试验,量化统计各退火条件下样品组织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晶粒尺寸分布,分析径锻AZ61镁合金棒材的晶粒长大行为和组织均匀性演变规律。结果 退火后,径锻AZ61镁合金组织中晶粒趋于长大。在250~300℃温度区间内,晶粒长大速度较为缓慢。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速率随之上升,尤其是退火温度升高到450℃以后,晶粒长大速率显著增大。当退火温度一定时,退火起始30min内,晶粒快速长大。在之后的长时间退火过程中,晶粒长大速度逐渐放缓。同时,随着退火的进行,锻后样品中存在的超细晶条带状组织逐渐消失,样品组织均匀性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研究晶粒长大现象构建的等温条件下径锻AZ61镁合金晶粒长大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良好。结合组织均匀性演变规律,径锻AZ61镁合金退火后的组织状态能够被很好地预测。  相似文献   
28.
针对某钢厂矫直机控制系统不能将被控件的数据直接分析处理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数据通信与分析系统。介绍了LabVIEW的DataSoeket数据通信技术,实现了LabVIEW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上位机的实时数据通信,可以完成矫直机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与分析和报警记录等功能。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实现实时数据的同步高效传输,其数据分析功能和报警记录功能为进一步改善矫直机生产工艺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9.
10千瓦瞬变电磁发送系统的主要技术难点,特色分析及功率器件GTR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新研制的WDC-2A瞬变电磁测量系统中的高速A/D转换接口电路作了简要介绍。给出了十六位A/D转换器AD676及其接口电路的设计,实现了瞬变电磁场的高速连续采样,丰富了测量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