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87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级支盘桩与等截面直孔桩承载力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挤扩多级支盘桩相对于普通等截面直孔灌注桩具有较高承载力和较低沉降量的特性,采用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方法,对浙江湖州市某工程同一场地中的挤扩多支盘桩与普通等截面直孔灌注桩进行极限承载力的对比试验研究。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工程地质条件下挤扩多支盘桩与普通直孔灌注桩相比,其极限抗压承栽力和极限抗拔承载力都较大提高,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提高达75.3%以上,而混凝土的用量却少41.9%;单方极限抗拔承载力提高118.9%以上,而挤扩多支盘桩的混凝土用量比等少44.1%以上,且沉降曲线较缓,因此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工程试验对这种新型桩的承载理论研究和类似工程实践具有客观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2.
选取适合的波浪理论是计算海上风电场动力响应的关键,关系到工程设计的成败。基于各种波浪力理论的适用范围,结合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实测水文资料,比较了各波浪理论下波长与水深、波长与波高的关系、在同一周期内的速度变化、加速度变化以及波浪力变化,最终选用Stokes五阶波。最后针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基础和水文资料,比较了直、斜桩上的波浪力以及潮流对波浪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桩端注浆主要用于提高桩端部承载力,桩端注浆对超长桩的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采用静载荷试验对特大桥部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研究。着重比较了桩端注浆前后,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差异。 根据试验数据对比发现,桩端注浆效果明显,注浆后桩极限承载力提高 10% 以上。 试验结果表明桩端注浆明显提高桩下部侧摩阻力,且增强效果随着荷载增大变得明显。将现行规范的注浆后承载力计算增值与实测增值进行对比,发现规范计算结果均小于实测值,部分规范计算值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34.
桩自平衡测试法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桩基逆作法的实验研究,总结了桩基逆法过程中荷载分担规律和沉降特征,为进一步发展该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软岩桩基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王商会中心和佳得鑫广场是南宁市两座相邻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扩底桩,桩端嵌入第三系泥岩。广西南宁盆地广泛分布的第三系泥岩是典型的软岩,通常被选择作为建筑物桩基的持力层。为掌握软岩桩基的工程性质,采用自平衡试桩法进行上述2个工程共8根嵌岩桩的承载性能试验。考虑到各试桩的嵌岩深度和尺寸不同,为获得较好的试验结果,桩身荷载箱的设置采用不同型式。通过试验解决大吨位软岩扩底桩承载力测试难题,为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重要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浸水对软岩桩基的承载性能有较大的削弱。根据试验研究结论,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泥岩浸水,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非连接式桩筏基础在水平静力及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在可视化水平循环加载装置中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加载方式、垫层厚度、循环幅值及次数对其水平刚度、土体位移及桩身内力的影响,并利用数字图像量测技术获取了土体的位移场。试验结果表明:非连接式桩筏基础的水平刚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而滞回圈面积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与水平静载试验相比,群桩中各基桩分担的水平荷载比例随循环加载发生重分配,后排桩的作用逐步得到更多发挥;当循环幅值较小时,前、中排桩所承担的弯矩值较为接近,随着循环幅值的增加,前排桩的作用得到加强;较桩筏基础相比,在水平静载及循环加载时,设置垫层均可显著减小桩身弯矩;前、中排桩的桩顶剪力分担比随着循环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后排桩则呈现逐级减小的趋势。非连接式桩筏基础在水平及循环加载下受力特性的揭示可为今后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卢波  过超  戴国亮  龚维明 《建筑结构》2009,39(8):114-116,31
大量的试验与研究结果均表明,梁式模型法适用于多桩薄承台设计,对于厚承台并不适用。通过对国内外桩基承台试验数据统计,确定空间桁架方法和梁式模型方法应用于承台的界限,也即如何定义薄承台和厚承台;并且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数学统计,考虑承台底层纵筋对抗剪和抗冲切的有利作用,对梁式模型法的冲切和剪切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39.
基于自平衡桩基测试技术,根据坝陵河大桥现场的2根桩基(SZ1、SZ2)和北盘江大桥的1根桩基(SZ3)的静载荷试验报告,对泥质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嵌岩比hr/d〉3.0)在万吨级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桩顶荷载和位移的关系、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等。结果表明:在泥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桩顶荷载-位移曲线主要以缓变型为主;桩端岩石风化程度对端阻力影响较大,微风化的泥质砂岩和白云岩极限承载力要比弱风化的泥质灰岩高;桩侧阻力的发挥与桩土界面相对位移关系比较密切,泥质白云岩桩侧阻力发挥所需桩土位移相对位移较小;最后把桩极限侧阻力与勘探报告预估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在水平荷载长期作用下软土中沉井基础的变形特征,设计并实施了3组模型试验.首先进行了预试验以确定模型沉井的水平承载力,然后分别研究了模型沉井在不同大小的水平荷载作用下荷载-变形曲线、被动区土压力分布特征、沉井顶部水平位移、被动区土体水平位移的短期、长期变形特征.基于本次试验数据,对理想弹塑性的p-y曲线按照加载时间和荷载大小予以修正.修正后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并对依托工程进行了试算,修正后的p-y曲线可为软土地区的沉井水平变形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