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87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边载作用下隔离桩隔离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基础沉降控制研究为科研背景,为研究岛头边载作用下隔离桩隔离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8组室内模型试验,分别研究了隔离桩桩长、桩径、桩间距及隔离桩距减沉桩距离S1等因素对隔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沉桩桩身最大轴力、弯矩随隔离桩桩长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当隔离桩桩长达到所需的嵌固深度时,对弯矩的隔离效果非常显著;隔离桩桩径的增加或桩间距的减小不仅提高隔离桩对竖向变形的隔断能力,同时也使得隔离桩之间土拱效应增强,减沉桩桩身最大轴力、弯矩随着隔离桩桩径的增加而减小,随隔离桩桩间距的减小而减小,同时,当隔离桩桩间距达到8D时,对轴力与弯矩的隔离效果可以忽略不计;减沉桩桩身最大轴力随S1的减小而减小,而S1的变化对弯矩的隔离效果影响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隔离桩的应用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52.
沉井-桩复合基础在桥梁深水工程中具有独特优势,为进一步揭示该基础形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在砂土中进行了各种沉井、桩的水平承载性能模型试验,并与现行规范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沉井-桩复合基础的水平承载能力远高于单一沉井和桩基础,其水平荷载位移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初期主要依靠沉井侧壁被动土压力和底部的水平摩阻力来抵抗水平力,后期群桩的水平抗力才逐渐发挥,桩最终分担的荷载比例稳定在1/3左右,采用修正的等效单桩法可提供比较准确的计算结果。沉井-桩复合基础的良好水平承载性能为其在复杂环境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3.
极限土压力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偏差较大。为解决该问题,以朗肯土压力理论为出发点,借鉴双参数法思想,提出了一种考虑位移影响且同时适用于黏土和砂土的主、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利用试验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将本文土压力计算方法与地下结构弯曲微分方程相结合,通过迭代即可得到地下结构的内力及变形,通过算例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水平和竖向激振动力荷载作用下单桩和群桩的承载特性,设计了水平和竖向激振荷载下单桩、两桩、三桩和四桩在多层土中的动力试验方案。对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得到了单桩、两桩、三桩和四桩的桩头位移,分析了桩头位移随着激振频率和桩数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单桩、两桩、三桩和四桩的水平和竖向刚度,分析了桩头刚度随着桩数和激振频率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刚度得到了群桩动力效率系数,分析了动力效率系数随着群桩桩数和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给出了位移、桩头刚度和群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简化理论计算方法和验证计算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相似文献   
55.
56.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新颖新的深基础形式,其封闭的结构形式,可合理利用墙体本身和内部土芯共同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为了研究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根据井筒中土体可能的运动和受力状态,结合不同的假定条件,用荷载传递法分析不同状态下的墙身内力和墙顶位移,将其受力变化过程分为三阶段:弹性剪切阶段、弹塑性剪切阶段和塑性剪切阶段,分析了不同受力阶段下的墙身内力和位移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荷载传递的影响。最后将荷载传递法分析一例实际工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7.
静载荷试桩法已被公认为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然而长期以来,静载荷试验的装置一直停留在压重平台或锚桩反力架两种形式,试验工作费力、费时、费钱,因此人们常不愿做静载试验,且单桩承载力越高,越不倾向于做静载试验,以致许多重要建筑物、结构物的...  相似文献   
58.
开口钢管桩沉桩影响半径的推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密度理论出发 ,分析了土芯高度和砂土在深层地质中的变形特征等因素 ,并推导了开口钢管桩在砂土中施工时单桩影响半径 ,为顺利施工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9.
氢氧化铝在水泥系深层搅拌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揭示了将氢氧化铝作为一种添加剂在提高水泥土强度方面所起到的显著作用,并依据水泥加固土以及水泥水化、硬化的原理分析了它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0.
高层建筑桩基逆作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理论及锚杆桩施工的特点 ,提出了高层建筑桩基逆作法简化理论、设计计算方法 ,并对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