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5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198篇
电工技术   212篇
综合类   258篇
化学工业   940篇
金属工艺   246篇
机械仪表   217篇
建筑科学   353篇
矿业工程   118篇
能源动力   126篇
轻工业   484篇
水利工程   204篇
石油天然气   105篇
武器工业   74篇
无线电   4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3篇
冶金工业   781篇
原子能技术   75篇
自动化技术   7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51篇
  197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利用热力学分析了铁尾矿中主体元素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对生成的产物进行了预测.理论分析表明,尾矿中Fe3O4和FeTiO3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虽有中间产物的产生,但随温度的升高,最终转化为Fe3Si和Ti(C,N),这为合成制备Fe-Si-Ti多相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了Fe3Si-Ti(C,N)多相材料,并借助XRD和SEM对烧结体的物相和显微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300℃以上时,产物的主晶相为Fe3Si和Ti(C,N),与热力学分析结果吻合.通过SEM分析可知,生成的Ti(C,N)相富集在Fe3Si相的周围,形成一种高硬度、耐磨、抗腐蚀的复合材料,表明这是一条从废弃尾矿制得良好的耐磨材料的绿色工艺.  相似文献   
22.
Combining scanning force and fluorescent microscopy allows simultaneous identification of labeled biomolecules and analysis of their nanometer level 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 Fluorescent polystyrene nano-spheres were used as reliable objects for alignment of optical and topographic images. This allowed the precise localization of different fluorescence particles within complex molecular assemblies whose structure was mapped in nanometer detail topography. Our experiments reveal the versatility of this method for analysis of proteins and protein–DNA complexes.  相似文献   
23.
Zusammenfassung Das Modellsystem Cystein/Methionin/Furfural lieferte unter Röstbedingungen ein komplexes Reaktionsgemisch, das sich mittels Adsorptionschromatographie auf Kieselgel und Capillar-GC in ca. 130 Komponenten auftrennen ließ, von denen 85 capillargaschromatographisch-massenspektrometrisch charakterisiert wurden. Furfural und die aus Cystein und Methionin resultierenden reaktiven Abbauprodukte H2S, Cysteamin und Methylmercaptan sind wichtige Precursor für heterocyclische Flavorkomponenten. Neben Furanen, (Furan)-aldiminen und schwefelsubstituierten Furanderivaten werden auchN-Furfurylpyrrole, Pyridine, Thiazole, Thiazoline, Thiazolidine, Thiophene sowie aliphatische Schwefelverbindungen und cyclische Methylenpolysulfide gebildet. Beim Kaffeerösten entsteht Furfural als eine der Furanhauptkomponenten und spielt bei der Genese wesentlicher Kaffeearomastoffe eine zentrale Rolle.
Gas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ic investigation of aroma compounds from the reaction of cysteine and methionine with furfural under roasting conditions
Summary The model-system cysteine/methionine/furfural produced under roasting conditions a complex mixture of compounds which was separated by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according to the increasing polarity of the components, into six fractions. The fra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nd without mass spectrometry. Of the approx. 130 compounds detected, 85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Furfural and the reactive degradation products H2S, cysteamine and methylmercaptan, resulting from cysteine and methionine, are important precursors for heterocyclic flavor components. Besides furans, (furan)aldimines, and sulphur-substituted furan derivates, the following compounds are also formed:N-furfurylpyrroles, pyridines, thiazoles, thiazolines, thiazolidines, thiophenes, as well as aliphatic sulphur compounds and cyclic methylene polysulfides. During coffee roasting, furfural is produced as one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furans and is essent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important coffee aroma constituents.


Poster-Präsentation beim Deutschen Lebensmittelchemikertag in Bremen (14.–16. Sept. 1988)  相似文献   
24.
平板显示器驱动电路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亮  宁铎 《现代显示》2007,18(5):45-49,10
介绍了平板显示器件。如场发射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分析了不同驱动电路的优点、缺点。  相似文献   
25.
李小苓  邸燕 《电声技术》2002,(11):43-46
概括阐述了以边下载边播放的形式在网上传输多媒体信息的新技术-流式媒体技术,并着重介绍三大解决方案中目前较具优势的方案-RealSystem系统。  相似文献   
26.
计算分析了3种假设条件下不同气体工质的极限速度,理论推导真空中气体工质自由膨胀所获极限速度的关系式,建立了三维非定常条件下35 mm等截面轻气炮数学模型,采用ANSYS-CFX软件对不同气体工质所获弹丸初速进行模拟计算,对比了不同比例的氢氦混合气体对轻气炮弹丸初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是做功能力最强的气体工质,并且氦气在发射小质量弹丸时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7.
共孔径红外/激光双模成像导引头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巡航导弹以及各种对地攻击的灵巧炸弹的末制导段.提出了一种共孔径红外/脉冲激光(IR/Ladar)双模成像导引头系统设计方案,可用于对地面固定目标和各种可重定位(Relocatable)目标进行精确地识别和跟踪。该系统采用了被动红外和主动脉冲激光两种成像模式.以被动红外成像来辅助导引头对目标的搜索和捕获.以主动激光雷达成像来完成对目标的精确识别和跟踪.并且被动红外与主动激光成像系统共用一套光学系统,这样既满足目标搜索和捕获阶段的大探测视场的要求,又满足了目标识别跟踪阶段的高分辨率要求。  相似文献   
28.
传统的前栅极场致发射显示板由于介质层和栅极的制作在生成或制作阴极场致发射源之后,在制造过程中容易破坏场致发射源;另外阴极发射对介质层厚度、阳极电压和调制极开口等参数非常敏感,所以器件的发射均匀性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了类似HOP玻璃的结构。阴极上只需要丝印碳纳米管,无需制作介质层和栅极,解决了场致发射源被破坏的问题。阴极与栅极之间真空取代了介质层,由于真空的绝缘性能高于介质层,所以阴极与栅极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栅极的调制效果更显著。由于玻璃的平整度高于一般方法制作的介质层的平整度,所以器件的发射均匀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29.
针对当前有线电视光接入网现状,分析了基于PON的有线电视光接入网主要的业务场景,描述了各场景的组网结构,并给出了相应的组网建议。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传感器目标识别性能和近距空中目标识别准确性,结合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提出了一种目标融合识别模型:对于雷达传感器,提出基于参数学习贝叶斯网络的目标识别方法,首先采用EM算法对贝叶斯网络进行参数优化,然后根据获取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目标分类;对于红外成像传感器,采用基于小波矩特征的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对目标图像进行小波矩特征提取和选择,然后通过建立的BP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目标分类;最后通过D S证据组合法则对两部分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实现了基于雷达和红外数据融合的近距目标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和单传感器相比,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进行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