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28篇
  免费   2240篇
  国内免费   1702篇
电工技术   1863篇
综合类   2560篇
化学工业   2473篇
金属工艺   1624篇
机械仪表   1530篇
建筑科学   1628篇
矿业工程   948篇
能源动力   602篇
轻工业   2158篇
水利工程   631篇
石油天然气   754篇
武器工业   374篇
无线电   21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15篇
冶金工业   750篇
原子能技术   318篇
自动化技术   292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813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818篇
  2014年   1150篇
  2013年   1316篇
  2012年   1826篇
  2011年   1850篇
  2010年   1831篇
  2009年   1808篇
  2008年   1865篇
  2007年   1876篇
  2006年   1624篇
  2005年   1279篇
  2004年   1019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宁飞  崔志强  王婕  侯清宇  黄贞益 《钢铁》2022,57(10):170-177
 为了分析硅镍合金化奥氏体基低密度钢在中温环境下的拉伸变形行为,采用Instron电子拉力试验机对Fe-28.64Mn-8.99Al-1.68Si-1.39Ni-1.0C(Mn29Al9Si2Ni,质量分数/%)低密度钢在23~300 ℃下进行了温拉伸试验,研究了该钢的温拉伸力学行为,并采用SEM、TEM和热力学计算对该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加,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和断裂等几个过程,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随着温度的提高,该钢的强度逐渐降低,塑性(断后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再升高,于200 ℃时出现塑性低谷,此时该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硬化率曲线均具有明显的锯齿状特征,应变硬化率随应变的增加变化不大。而该钢在其他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硬化率曲线没有发现明显的“锯齿状”特征,应变硬化率随应变的增加而平缓下降。试验钢在23~300 ℃下的主要强韧化机制为κ-碳化物强化、应变强化、孪生诱发塑性和动态应变时效强化。较低温度下位错可动性较差对孪生诱发的促进作用、镍元素和硅元素对孪生的抑制作用、较高温度下孪生现象的减弱和温度对动态应变时效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等使得试验钢在23、100和300 ℃时存在明显的孪生诱发塑性,而在200 ℃时存在明显的动态应变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动态应变时效强化是该钢在200 ℃时出现塑性低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摘 要: 通过金属摆锤冲击和显微硬度试验,采用OM、SEM、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调质工艺对700L汽车大梁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粒状贝氏体(GB)组织有所减少,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BF)数量逐渐变多,板条宽度增加,铁素体基体及边界上的白色析出物数量增多;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块状铁素体有所长大,马奥岛组织和残余奥氏体分解现象明显,且出现了数量较少的等轴状铁素体,回火析出物数量增多,回火温度超过600 ℃后粒子出现粗化长大现象。低温冲击功在不同淬火与回火条件下均表现为上下波动的状态,这主要与第二相粒子及基体组织规律性的变化有关;试验钢在经600 ℃回火后具有最佳低温冲击韧性,其主要原因是钢基体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具有高密度位错的贝氏体铁素体(BF)与尺寸合适、分布均匀的第二相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73.
介绍一种新型的直动式电反馈高压电气比例减压阀的结构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该减压阀调压范围宽,调压精度高,具有较好的静、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4.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淬火温度改变铸造Fe—B—Ti合金的组织,探讨了铸造Fe—B—Ti合金不同组织与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淬火温度较低时,硼化物变化较小,网状分布趋势明显;淬火温度较高时,硼化物断网和团聚化趋势明显加快。淬火温度1050℃时,硼化物网状特征消失,基本上都变成了团块状、颗粒状和杆棒状分布。随着淬火温度升高,硬度和韧性增加,超过1000℃,硬度和韧性变化不明显。淬火温度1050℃时,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5.
官可洪  卜晓东 《金属学报》1988,24(3):296-298
用液态快淬法制备非晶合金条带时,通过加入15—30%的B与Si等类金属含量是形成非晶状态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Si与B等类金属元素的加入,使非晶态合金的磁性受到明显的影响。本文实验研究了Si与B含量间的相对变化对(Fe_(80)Ni_(20))_(78)Si_(22-x)B_x合金的饱和磁矩、平均原子磁矩与Curie温度的影响关系。利用电子转移模型与分子场近似理论定性的解释了(Fe_(80)Ni_(20))_(78)-Si_(22-x)B_x合金的磁矩(M_s)与Curie温度(T_c)随  相似文献   
76.
结晶法提纯在高纯镓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镓提纯方法多采用电解法。单一电解法提纯镓.由于一些主要杂质析出严重,常常形成个别杂质元素超标,造成产品品级降低。本项目通过对电解尾料结晶法镓提纯新方法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完善提纯工艺路线,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将该方法与湿法提纯技术相联合.可以提高产品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7.
官英平  赵军  苏春建 《锻压技术》2006,31(4):103-106
在弯曲成形智能化控制过程的4个要素中,材料性能参数的实时识别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提高实时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根据宽板V型自由弯曲成形的特点,建立了宽板V型自由弯曲成形智能化控制过程材料性能参数实时识别的LM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结果表明,与改进的BP网络模型比较,LM网络模型的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均有明显的提高,为实现弯曲成形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硅钙合金对AM60镁合金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硅钙合金对AM60合金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钙合金能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降低合金的结晶温度间隔,提高合金的流动性,当加入1.8%的硅钙合金时,合金的流动性提高了51.7%;加入硅钙合金后,合金中形成了稳定性较高的Mg2Si颗粒,显著细化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第二相也逐渐趋于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79.
赵军  苏春建  官英平  杨嵩 《锻压技术》2007,32(6):136-140
板材在弯曲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弯曲回弹难以精确控制.弯曲卸载后产生的回弹,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与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和尺寸不符.弯曲件的最后形状与整个变形过程有关,模具几何参数、材料性能参数等都会对回弹产生很大影响.在板材弯曲成形智能化控制系统中,准确确定实时识别和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是弯曲智能化控制的成功与否以及回弹控制精度高低的关键.本文采用Ls-dyna软件,对U形件弯曲影响回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回弹规律的主要因素.为U形件弯曲智能化控制神经网络参数识别及预测模型输入、输出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