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6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501篇
电工技术   569篇
综合类   672篇
化学工业   926篇
金属工艺   595篇
机械仪表   537篇
建筑科学   514篇
矿业工程   285篇
能源动力   207篇
轻工业   869篇
水利工程   228篇
石油天然气   170篇
武器工业   62篇
无线电   7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3篇
冶金工业   206篇
原子能技术   115篇
自动化技术   107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582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常用的回归方法进行研究.此类方法虽然几何解释明确、易于求解,但均须事先确定(或假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再考虑建模,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很难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的问题,如物联网数据分析,上述方法就会失效.为此,提出一种无需假定因变量的隐目标回归方法.该方法易于核化,可以推广到非线性回归问题.通过人工数据和国际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融合各种新兴的技术,智能电网的出现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和所有新兴事物一样,智能电网也将面临新的风险,尤其是用户侧的风险。面对智能电网用户侧风险,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文中研究的重点。首先分析了智能电网带来的风险,尤其是用户侧面临的风险;接着,介绍了智能电网隐私保护,对智能电网隐私保护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最后,结合电力系统,对我国智能电网隐私保护进行了思考,对未来的工作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3.
八碳烯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能量综合集成的角度提出了八碳烯精馏分离工艺 ,对所提流程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及分析 ,为八碳烯分离工艺的施工设计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投产情况表明 ,该研究改变了八碳烯的生产现状 ,使得八碳烯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4.
Summary: A new technique, ultrasonically initiated in situ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as employed to prepare intercalated polystyrene/Na+‐MMT nanocomposites. FTIR, XRD, and TEM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hydrophobic PS can easily intercalate into the galleries of hydrophilic montmorillonite via ultrasonically initiated in situ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aking advantages of the multi‐effects of ultrasonic irradiation, such as dispersion, pulverization, activation, and initiation. Properly reducing SDS concentration is beneficial to widen the d‐spacing between clay layers. However, the Na+‐MMT amoun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d‐spacing of nanocomposite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nanocomposites increased as the percentage of clay increased, although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PS decreased, and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1obtained nanocomposites moves to higher temperature.

TEM of PS/Na+‐MMT nanocomposite prepared by ultrasonically initiated in situ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55.
在铁氧化物中引入硅的氧化物 ,并用S2 O82 -浸渍铁硅复合氧化物 ,制得固体酸催化剂S2 O82 -/Fe2 O3 SiO2 (Ⅰ )。用马来酸酐与正己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通过XRD和TEM分析 ,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n(Fe)∶n(Si)为 5∶1、70℃陈化 3h ,2 0 0℃焙烧 2h、用 0 2 5mol/L的 (NH4) 2 S2 O8浸渍 3h、在 5 5 0℃下煅烧 6h ;Ⅰ的催化活性比S2 O2 -8/Fe2 O3 和SO2 -4/Fe2 O3 SiO2 更强 ,S2 O2 -8对Fe2 O3 SiO2 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SO2 -4;SiO2 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效果 ;有较好的使用重复性 ;它代替硫酸、对甲苯磺酸用于催化马来酸酐和正己醇的酯化反应可得无色透明的酯化产物  相似文献   
56.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为嵌入式系统提供了人机交互界面,大大方便了嵌入式系统的人机交互,进而加速了嵌入式系统的流行。选择了基于UC/GUI的嵌入式GUI作为移植对象,并详细介绍了将其移植至S3C2410开发平台上的技术。该移植技术对于其他的嵌入式开发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王进福  华杰 《塑料工业》2006,34(7):50-52
采用四种表面活性剂体系,包括硅酮系表面活性剂DC-193、非硅酮系表面活性剂吐温-80、DC-193与吐温-80复配体系,以及JFC复配体系,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对酚醛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C-193与吐温-80复配体系时,泡沫的综合性能最好。采用SEM观察了泡沫的孔结构,还进一步研究了DC-193与吐温-80。复配体系的用量对泡沫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的影响,并简单分析了机理。  相似文献   
58.
2020年中国低碳能源中期目标解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关联能源强度ε与碳强度κ的一个新的能源经济参数—能源碳强度ω;并用以核算、澄清了中国政府宣布的2020年"节能(降低ε)"与"减排(CO2)"两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估算出了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耗为41亿吨标煤、人均2.93吨标煤、能源弹性系数0.5,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76亿吨、占世界24.7%的目标数据;指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最重要途径:除快速发展非化石能源和煤的CCS利用外,就是产业转型和发展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大幅度提高能效.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以自由端带有集中质量的悬臂式压电双晶片为驱动单元的新型冲击式旋转精密驱动器.制作了驱动器样机,建立了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驱动器动力学模型.对驱动器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对比研究.根据驱动器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冲击式压电双晶片型精密驱动器特定的定频调压控制方法.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动力学模型符合驱动器的动态特性,可用于对冲击式压电双晶片型旋转精密驱动器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0.
生物滴滤器净化苯/甲苯废气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模拟工况下研究生物滴滤器对低浓度苯、甲苯气体的净化性能.以苯和甲苯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陶瓷拉西环作为生物滴滤器填料,选用先期筛选驯化的苯、甲苯专性降解菌种对填料进行接种挂膜.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为60~150L/h(对应的苯、甲苯停留时间分别为11.25~28.12s和10.6~26.4s),苯、甲苯入口气体浓度分别为0.61~4.14g/m3,0.43~4.40g/m3的条件下,生物滴滤器对苯、甲苯的最大生化去除负荷分别为333g/(m3.h)和593.4g/(m3.h),甲苯与苯相比更易被微生物降解,镜检表明苯、甲苯系统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种都为短杆菌,密度分别达2.3×109CFU/ml和1.52×1011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