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649篇 |
免费 | 8971篇 |
国内免费 | 424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132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5739篇 |
化学工业 | 8331篇 |
金属工艺 | 4017篇 |
机械仪表 | 4746篇 |
建筑科学 | 4946篇 |
矿业工程 | 2505篇 |
能源动力 | 1947篇 |
轻工业 | 6289篇 |
水利工程 | 1843篇 |
石油天然气 | 2308篇 |
武器工业 | 759篇 |
无线电 | 754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725篇 |
冶金工业 | 2392篇 |
原子能技术 | 1281篇 |
自动化技术 | 93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1369篇 |
2023年 | 1379篇 |
2022年 | 2619篇 |
2021年 | 3337篇 |
2020年 | 2594篇 |
2019年 | 1918篇 |
2018年 | 2041篇 |
2017年 | 2259篇 |
2016年 | 2107篇 |
2015年 | 3341篇 |
2014年 | 4031篇 |
2013年 | 4413篇 |
2012年 | 5233篇 |
2011年 | 5489篇 |
2010年 | 4993篇 |
2009年 | 4544篇 |
2008年 | 4409篇 |
2007年 | 4224篇 |
2006年 | 3826篇 |
2005年 | 2971篇 |
2004年 | 2126篇 |
2003年 | 1402篇 |
2002年 | 1271篇 |
2001年 | 1117篇 |
2000年 | 883篇 |
1999年 | 487篇 |
1998年 | 278篇 |
1997年 | 198篇 |
1996年 | 188篇 |
1995年 | 153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2篇 |
1976年 | 4篇 |
1959年 | 22篇 |
1951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垂柳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150W,料液比1∶18g/mL,时间270s,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77.85%。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在提取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其他植物原料相比,垂柳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3.
54.
55.
葡萄糖酸钠是一种在食品行业广泛使用的有机酸盐。本文通过考察通气量和搅拌转速研究供氧对菌体发酵周期以及葡萄糖酸钠产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糖浓度为300g/L条件下,通气量维持0.8vvm不变,搅拌转速提高可以提高供氧水平,发酵时间由原来35.7h缩短至21.4h,产物得率由72.88%提高至87.24%;当保持搅拌转速300r/min不变,只改变通气量,不能有效提高供氧水平,发酵时间为30.5h,产物得率为80.76%;通气量和搅拌转速同时提高可以显著提高供氧水平,发酵时间由35.7h缩短为20.8h,产物得率从72.88%提高至88.47%。 相似文献
56.
为了了解蔗汁、糖浆和废糖蜜酿制的甘蔗蒸馏酒在风味上的区别,了解甘蔗蒸馏酒的主要风味特征,从甘蔗制糖厂采集蔗汁、糖浆和糖蜜,用粟酒裂殖酵母发酵,通过蒸馏、陈酿得到甘蔗酒,用二氯甲烷萃取法提取香味成分,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种香味成分为3种原料甘蔗蒸馏酒所共有,可能是构成甘蔗蒸馏酒特征风味的主体香味成分;糖蜜甘蔗酒(朗姆酒)含有多种美拉德反应产物表现出焦香风味的特征,而蔗汁甘蔗酒和糖浆甘蔗酒没有明显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表现出清香的甘蔗酒的风味特征。本研究对于甘蔗酒开发时原料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有利于加深对甘蔗蒸馏酒风味特征和香气成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57.
以巴美肉羊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部位肌肉(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冈上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和糖酵解潜力,研究了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差异,分析了肌纤维特性和糖酵解潜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三个部位肌肉的肌纤维中以ⅡB型肌纤维为主。Ⅰ型、ⅡA型肌纤维在背最长肌中含量最少,股二头肌中次之,冈上肌中最多。ⅡB型肌纤维与之相反。Ⅰ型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在三块肌肉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冈上肌中的ⅡA型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其他两个部位(p<0.05),背最长肌中的ⅡB型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截面积小于其他两个部位(p<0.05)。背最长肌的糖酵解潜力值显著高于股二头肌和冈上肌的(p<0.05)。糖酵解潜力与Ⅰ型、ⅡA型肌纤维个数比例和面积比例成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ⅡB型肌纤维数量比和面积比成显著的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二次纯化后的红皮云杉球果原花青素与金属离子(Fe2+、Zn2+)螯合、与蛋白质大分子(牛血清蛋白)络合反应的条件。考察了原花青素浓度、温度和pH对配合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并进一步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考察了配合体的性质。结果表明,优化后原花青素与Fe2+、Zn2+螯合率分别为89.12%±1.06%、88.31%±0.87%,与牛血清蛋白络合率为91.78%±1.25%。原花青素经过配合后其生物活性有一定的增强,且不同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增强程度不同,但均具有较强的ABTS+·、DPPH·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清除能力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9.
为了确定适用于超音速射流流场数值模拟的湍流模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常用的五种湍流模型之间的差异及其适用范围;其次,采用五种湍流模型,分别对不同马赫数下超音速射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压力传输k-ω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通过对输运方程的修正,保证其在计算射流流场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喷管内部和外部射流流场的模拟中,剪切压力传输k-ω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和实测值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在五种湍流模型中最适合于超音速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60.
对镍铁矿原料及不同温度还原焙砂进行矿物学研究,探究镍铁矿选择性还原焙烧发生的相变.研究结果表明:镍铁矿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其次为赤铁矿;Ni在不含锰的铁矿物中分布较均匀,而在含Mn的铁矿物中分布相对集中,并与Mn伴生.镍铁矿在还原焙烧过程中Fe、Ni和Co随温度升高逐渐发生还原、相转化和迁移富集的过程.选择性还原焙烧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要达到Ni、Co和Fe的选择性还原并形成Ni高、Fe低的合金相和磁铁矿,焙烧温度采用750℃较合适,在该温度下形成的合金相组成为55.55% Ni、9.86% Co及33.99% Fe,Ni的金属转化率为88.49%,铁氧化物主要为磁铁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