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649篇 |
免费 | 8972篇 |
国内免费 | 424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132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5739篇 |
化学工业 | 8331篇 |
金属工艺 | 4017篇 |
机械仪表 | 4746篇 |
建筑科学 | 4946篇 |
矿业工程 | 2505篇 |
能源动力 | 1947篇 |
轻工业 | 6289篇 |
水利工程 | 1843篇 |
石油天然气 | 2308篇 |
武器工业 | 759篇 |
无线电 | 754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726篇 |
冶金工业 | 2392篇 |
原子能技术 | 1281篇 |
自动化技术 | 93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1370篇 |
2023年 | 1379篇 |
2022年 | 2619篇 |
2021年 | 3337篇 |
2020年 | 2594篇 |
2019年 | 1918篇 |
2018年 | 2041篇 |
2017年 | 2259篇 |
2016年 | 2107篇 |
2015年 | 3341篇 |
2014年 | 4031篇 |
2013年 | 4413篇 |
2012年 | 5233篇 |
2011年 | 5489篇 |
2010年 | 4993篇 |
2009年 | 4544篇 |
2008年 | 4409篇 |
2007年 | 4224篇 |
2006年 | 3826篇 |
2005年 | 2971篇 |
2004年 | 2126篇 |
2003年 | 1402篇 |
2002年 | 1271篇 |
2001年 | 1117篇 |
2000年 | 883篇 |
1999年 | 487篇 |
1998年 | 278篇 |
1997年 | 198篇 |
1996年 | 188篇 |
1995年 | 153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2篇 |
1976年 | 4篇 |
1959年 | 22篇 |
1951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程在现代汽车动力总成研发和制造中的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论文回顾了计算机建模和分析在汽车动力总成中的应用,特别是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动力总成的建模方法和性能优化系统仿真。我国未来汽车工业的崛起离不开发动机制造工艺技术的快速提高,而动力总成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性能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应用计算机进行动力总成的设计和性能优化以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992.
随着海洋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海管的数量日益增多,其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逐渐增加。由于海管类型、管径的差异、作业水深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所采取的维修方式也各不相同。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惠州油田的HZ32—3平台原油外输10in立管维修,不借助浮吊,仅利用平台有效作业空间安装的气动绞车,采用特殊的卡套式机械连接器CGF法兰,应用空气潜水实施立管泄漏段的更换维修。该方法是立管维修施工效率较高的作业模式,最大程度上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通过对更换掉的旧立管进行分析和检测,提出在平台开发和生产中重点做好对飞溅区立管、泵护管和开排沉箱等关键设备的保护及定期检测的建议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进入中后期生产的海上油田因海管泄漏造成的油田停产损失及环保风险。 相似文献
993.
994.
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技术系统进化规则视角,结合软件技术自身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软件体系架构的技术进化路径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主流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产品的体系架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软件体系架构技术的进化规则和趋势,以及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和演化特点,综合运用当前主流的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模型对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的体系架构进行分析和改进设计,得到了一个跨平台、更灵活、复用度更高、更加松耦合、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实用参考价值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系统功能模型的元件裁剪优先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系统功能模型中元件裁剪的合理性,提出了基于功能模型元件属性特征的裁剪优先权确定方法.从提高系统理想化水平和降低元件裁剪后搜寻解的难度两个方面提出了确定元件裁剪优先权的影响因素,抽取系统功能模型中元件在各影响因素下的相关属性特征并计算其评价值,利用最大离差和熵的方法确定影响因素权系数来优化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裁剪过程模型,为系统裁剪时确定合理的裁剪元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基于裁剪过程模型的饮水机改进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At present, the inner cutters of a full face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and transition cutter edge angles are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indentation test or linear grooving test. The inner and outer edge angles of disc cutters are characterized as symmetric to each other with respect to the cutter edge plane. This design has some practical defects, such as severe eccentric wear and tipping, etc.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design theory of disc cutter edge angle is analy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breaking movement of disc cutters are studied. The research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tational motion of disc cutters with the cutterhead gives rise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actions of inner rock and outer rock with the contact area of disc cutters, with shearing and extrusion on the inner rock and attrition on the outer rock. The wear of disc cutters at the contact area is unbalanced, among which the wear in the largest normal stress area is most apparent. Therefore,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heory of rock breaking and an edge angle design theory of transition disc cutter are proposed to overcome the flaws of the currently used TBM cutter heads, such as short life span, camber wearing, tipping. And a corresponding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With reference to a specific construction case, the edge angle of the transition disc cutter has been designed based on the theory. The application of TBM in some practical project proves that the theor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enhancing disc cutter life, decreasing replacement frequency, and making economic benefits. The proposed resear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BM three-dimensional disc cutters whose rock-breaking operation time can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相似文献
997.
998.
微纳流体光波导融合了微观流体与微光学特征,能够在相同物理空间实现流体介质和微光学信息功能及结构的集成,是生物化学分析及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器件.本文综述了微纳流体光波导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实例.论述了实现微纳流体光波导的全反射机理、多层干涉效应,抗谐振反射机理,以及基于上述机理实现的各种流体波导形式.重点分析了基于微纳流体层流效应的全流体波导,基于多层干涉效应的Bragg光波导、空心光子晶体波导、狭缝光流体波导、抗谐振反射光波导等多种波导的特点.指出狭缝光流体波导和抗谐振反射光波导具有更好的设计灵活性,且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好、易于集成制造,可望在生物传感器及微纳流体光学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制造执行系统的柔性,满足当前企业对离散车间制造过程管理和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在语义网关的支持下,提出一种制造执行系统集成可重构的框架,并分别从业务实体、业务逻辑和系统间集成层研究了集成可重构实现方法.通过业务实体和业务逻辑的分离,结合配置时的编译策略,实现了业务实体定义和业务逻辑定义的集成重构;通过业务实体和业务逻辑接口间的动态注入,实现了业务实体与业务逻辑关系的集成重构;通过对业务接口方法调用的拦截和代理,实现了业务实现的集成重构;在语义网关支持下,通过集成规则与集成内容的配置,实现了集成活动的重构.研究内容在基于.Net平台开发的原型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