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69篇 |
免费 | 4771篇 |
国内免费 | 356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969篇 |
综合类 | 4283篇 |
化学工业 | 4447篇 |
金属工艺 | 2770篇 |
机械仪表 | 2581篇 |
建筑科学 | 2986篇 |
矿业工程 | 1705篇 |
能源动力 | 1049篇 |
轻工业 | 4633篇 |
水利工程 | 1391篇 |
石油天然气 | 1463篇 |
武器工业 | 614篇 |
无线电 | 395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91篇 |
冶金工业 | 1735篇 |
原子能技术 | 982篇 |
自动化技术 | 6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1篇 |
2023年 | 684篇 |
2022年 | 1534篇 |
2021年 | 2016篇 |
2020年 | 1463篇 |
2019年 | 1017篇 |
2018年 | 1110篇 |
2017年 | 1257篇 |
2016年 | 1105篇 |
2015年 | 1790篇 |
2014年 | 2165篇 |
2013年 | 2751篇 |
2012年 | 3358篇 |
2011年 | 3427篇 |
2010年 | 3308篇 |
2009年 | 3210篇 |
2008年 | 3294篇 |
2007年 | 3310篇 |
2006年 | 2840篇 |
2005年 | 2334篇 |
2004年 | 1760篇 |
2003年 | 1041篇 |
2002年 | 901篇 |
2001年 | 848篇 |
2000年 | 674篇 |
1999年 | 232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8篇 |
1951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库车前陆盆地深层砂岩气藏表现为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特征,由于钻井取心少,评价复杂岩性储层存在困难。元素俘获测井(ECS)利用矿物成分获取地层岩性和骨架参数,能够指导评价复杂岩性地层。利用元素俘获测井获取的元素干重百分比,建立反演矿物模型求取矿物的含量。用ECS测井资料获得的矿物含量计算地层变骨架密度(地层骨架密度随深度变化而变化),再计算地层孔隙度,其孔隙度结果与岩心孔隙度基本吻合,验证了ECS测井技术求取地层孔隙度方法的可靠性。对库车前陆盆地深层7口井已知数据的验证,提高了地层孔隙度的解释精度。实践表明,ECS测井技术用于求取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致密砂岩地层中的储层参数,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微生物白云岩形成机制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微生物白云岩沉淀作用机制的研究拓宽了沉积学中"白云岩问题"研究的视角。硫酸盐还原反应、产甲烷作用、有机分子水解等一系列可促进沉淀白云石的微生物代谢机制的发现,延伸了微生物白云石(岩)形成模式;有关可溶解硫化物催化白云石沉淀的研究,不但强调了硫酸盐还原反应机制,也为重新认识硫酸盐还原反应促进白云石沉淀机理提供了新线索。在现代环境中,微生物席内的原生白云石沉淀的发现,将微生物过程引入地表环境原生白云石沉淀作用和机理的研究,可能为寻找地层记录中的微生物白云石提供了更多有益的工作手段和思考途径。然而更加复杂的白云岩地层记录说明,运用微生物白云石去解释复杂的地质记录还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93.
东海某区块油气田开发方案里,安装导管架需要对接水下井口基盘,增加了安装导管架的难度。导管架与水下井口基盘在设计、安装等方面符合规范的前提下,结合现场气候,流速等情况,实施导管架套水下井口基盘作业,降低安装风险,保证安装成功。论文介绍了导管架套水下井口基盘安装技术在东海某区块的成功应用实例,分析和总结了其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的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致密油藏活性水采油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活性水相较于注水有诸多优势,在特低渗、超低渗油藏的实际开发中效果较好,因此可以借鉴到致密油藏的开发上。针对鄂尔多斯盆地X区块致密油储层,选取不同渗透率的岩心进行注水和注活性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核磁共振技术,分析致密油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以及不同渗透率等级岩心的采出程度、残余油分布等。研究表明:大部分致密油油藏的孔隙为亚微米、微纳米孔,可动流体主要赋存于大于1μm的孔隙中;注活性水效果好于常规水驱,注活性水能够有效地动用微纳米孔中的原油;渗透率越低注活性水的驱油效果越明显,对于渗透率低于0.6×10~(-3)μm的致密油藏,建议采用注活性水开发。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多丝直缝埋弧焊管焊缝形貌对热影响区冲击功的影响,分析了直缝埋弧焊管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组织和韧性分布规律,得出由于热影响区冲击试样刻槽处焊缝宏观形貌的不同,冲击试样刻槽所经过的焊缝、热影响区(HAZ)及母材的比例各不相同,造成HAZ冲击功结果不稳定。试验结果表明,稳定的焊缝宏观形貌,应从坡口准备、成型各工序、焊接工艺及操作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及标准化操作。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河南双河油田Ⅵ油组90℃以上高温油藏条件,提出了由表面活性剂SH7与聚合物1630S组成的适合该油藏条件的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该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乳化性能、热稳定性能、抗吸附性能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1630S浓度1500 mg/L)在SH7浓度高于5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3)mN/m超低数量级,SH7浓度高于1000 mg/L后,界面张力可达10~(-4)mN/m数量级,且在30 min内即达到超低。组成为1500 mg/L 1630S+2000 mg/L SH7的SP二元复合体系的乳化性能良好,油水比为7∶3时乳状液黏度是SP二元复合体系的7倍以上。该SP二元复合体系的抗岩心吸附性能良好,在经历五次吸附后,油水界面张力仍可达8.82×10~(-4)mN/m。当体系中氧含量低于0.8 mg/L时,聚合物及SP二元复合体系的长期热稳定良好,95℃下老化180 d后的体系黏度仍高于初始值,油水界面张力可以保持在10~(-4)mN/m数量级。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注入0.606 PV的SP二元复合体系,在水驱(采收率42.26%)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2.16%,较同等条件下的聚合物驱高出6个百分点。三倍渗透率级差层内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体系的最佳段塞尺寸为0.6 PV,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6.23%。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台阶地形模型爆破振动测试实验,研究爆破振动在台阶地形的传播规律及测点位置对爆破振动速度预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爆破振动速度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总体呈衰减趋势,恒有垂直方向爆破振动速度远大于水平径向和水平切向,台阶边缘爆破振动速度存在局部放大现象;将台阶不同位置测点分成三类:Ⅰ类(包括全部测点)、Ⅱ类(包括水平地面测点、台阶中部、根部测点)、Ⅲ类(包括水平地面测点、台阶根部测点),分别应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和高程修正公式进行预测,发现高程修正公式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萨道夫斯基公式;Ⅲ类测点预测进度最优,Ⅱ类次之,Ⅰ类最差。建议进行边坡地形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时,只选取边坡台阶根部测点的振动速度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神经网络和混合遗传算法的凝汽器真空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凝汽器真空建模,然后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运行工况寻优,以获得各种工况下凝汽器的最佳运行方式。通过对某电厂的300MW机组现场热态试验与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指导运行人员进行凝汽器真空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分子动力学的原理计算了几种超细金属晶粒的表面能。研究表明:在超细化的晶粒尺寸范围内,材料表面能随晶粒尺寸的进一步减小急剧降低,而当晶粒长大到约20 nm后,材料的表面能则很快升至一个稳定的极限值——宏观尺寸材料的表面能值。对材料表面进行晶粒的超细化处理可使材料具有极低的表面能特性,这一特性可以应用于高黏度流体的减阻输送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00.
燃煤飞灰伏安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国家最新颁布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将火电厂烟尘的最低排放浓度从200 mg/m3提高到了50mg/m3,不仅使国内长期、普遍应用的电除尘器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也为电除尘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机遇。电除尘器的长期运行实践表明,对于飞灰颗粒,尤其5μm以下的微细颗粒能否被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