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16篇
  免费   16578篇
  国内免费   10859篇
电工技术   12194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3480篇
化学工业   16517篇
金属工艺   8905篇
机械仪表   9938篇
建筑科学   10832篇
矿业工程   5221篇
能源动力   3614篇
轻工业   13651篇
水利工程   4365篇
石油天然气   4434篇
武器工业   1884篇
无线电   152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61篇
冶金工业   5111篇
原子能技术   2296篇
自动化技术   20501篇
  2024年   666篇
  2023年   2232篇
  2022年   5517篇
  2021年   7203篇
  2020年   5205篇
  2019年   3706篇
  2018年   4011篇
  2017年   4608篇
  2016年   3987篇
  2015年   6351篇
  2014年   7921篇
  2013年   9436篇
  2012年   11461篇
  2011年   11350篇
  2010年   10680篇
  2009年   10039篇
  2008年   10414篇
  2007年   10153篇
  2006年   8573篇
  2005年   7118篇
  2004年   5005篇
  2003年   3289篇
  2002年   3120篇
  2001年   2744篇
  2000年   2113篇
  1999年   890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59年   25篇
  1951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大量感知数据汇集到sink节点的采集方法会导致sink节点附近的节点能量耗尽,造成能量空洞。针对该问题,利用移动的sink节点进行数据收集是一种解决方法,其中移动sink的路径规划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移动sink路径规划算法,将无线传感器中随机分布的节点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寻找sink节点移动的最佳转向点,最终得到最优的移动路径,以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该算法能显著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32.
陈国亮  李宏  朱旭 《纺织器材》2015,42(1):61-62
为了解决钢丝圈挂花问题,阐述了LH001新型钢丝圈清洁器的特点和应用效果;通过试验说明使用新型钢丝圈清洁器断头率低,基本无挂花,纺纱效果好。指出:新型钢丝圈清洁器是普通钢丝圈清洁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3.
34.
唐健  杨超  马丹 《新型建筑材料》2015,(3):53-56,75
采用ETAG 004:2013《外墙外保温薄抹灰系统欧洲技术认证指南》中规定的静态泡沫块法,测试在单位面积上使用不同数量锚栓的岩棉板外保温系统的抗风压性能。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在混凝土墙体上单纯采用敲击式锚栓锚固岩棉板外保温系统时,拉伸强度可达12.9 k Pa;单位面积增加锚栓的使用量可以提高系统的抗拉承载力,但在不同条件下增加相同数量锚栓对系统抗风载能力提高的程度不同;在普通混凝土墙中,单纯锚固岩棉板保温系统破坏时,单个锚栓承载力平均值的最大值约为其拉拔承载力的50.3%。  相似文献   
35.
陕南山地烟田不同植烟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陕南山地烟草生产布局及有针对性的施肥措施提供依据,分析了陕南山地烟田不同植烟年限(0~15年)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烟年限延长,有机质线性下降,全氮和速效钾显著上升,有效磷先上升后下降;氯、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和有效铜无显著变化或变化很小,有效锌则在第1年急剧下降,之后保持稳定,10年后再次显著下降。认为陕南山地烟区烟叶生产中应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而合理控制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并要注意锌肥的补充。  相似文献   
36.
为了实现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安全装夹、转运,通过光学元件开槽与不开槽两种装夹方式的分析,得出开槽夹紧转运方式将带来微裂纹、应力集中、成本高等缺陷,提出了利用摩擦力克服光学零件的重力和惯性力的低应力装夹转运方案。通过对光学元件低应力夹紧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不开槽装夹方式下,光学元件的最大主应力为1.11 MPa,最大切应力为0.73 MPa,远低于光学元件破坏的强度极限,且受力均匀,无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37.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针对我国现代工业化工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型化工技术应用,促进我国化工生产效率的提升。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污染物的产生,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化工排放污染物,温室效应问题会更加严重。本文对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降低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38.
Orthorhombic molybdenum trioxide (MoO3)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because of its rich chemistry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valence states and intriguing layered structure. However, MoO3 still suffers from the low rate capability and poor cycle induced by pulverization during de/sodiation. An ingenious two‐step synthesis strategy to fine tune the layer structure of MoO3 targeting stable and fast sodium ionic diffusion channels is reported here. By integrating partially reduction and organic molecule intercalation methodologies, the interlayer spacing of MoO3 is remarkably enlarged to 10.40 Å and the layer structural integration are reinforced by dimercapto groups of bismuththiol molecules.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prove that the intercalated bismuththiol (DMcT) molecules substantially enhanced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effectively shield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Na+ and the MoO3 host by conjugated double bond, resulting in improved Na+ insertion/extraction kinetics. Benefiting from these features, the newly devised layered MoO3 electrode achieves excellent long‐term cycling stability and outstanding rate performance. These achievements are of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od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with high‐rate capability and long cycling life using intercalation chemistry.  相似文献   
39.
郭建  丁继政  朱晓冉 《软件学报》2020,31(5):1353-1373
"如何构造高可信的软件系统"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操作系统内核作为软件系统的基础组件,它的安全可靠是构造高可信软件系统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操作系统内核的安全可靠,将形式化方法引入到操作系统内核验证中,提出了一个自动化验证操作系统内核的框架.该验证框架包括:(1)分别对C语言程序和混合语言程序(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验证;(2)在混合语言程序验证中,为汇编程序建立抽象模型,并将C语言程序和抽象模型粘合形成基于C语言验证工具可接收的验证模型;(3)从规范中提取性质,基于该自动验证工具,对性质完成自动验证;(4)该框架不限于特定的硬件架构.成功地运用该验证框架对两种不同硬件平台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μC/OS-II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利用该框架在对两个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内核验证时,框架的可重复利用率很高,高达到88%,虽然其抽象模型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进行重构.在对基于这两种平台的操作系统内核验证中,分别发现了10~12处缺陷.其中,在ARM平台上两处与硬件相关的问题被发现.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不同硬件平台的同一个操作系统分析验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