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23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140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新型变螺径式、ZQS<,9>型以及伏克斯型3种转子进行OCC碎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变螺径式转子(简称新型转子)比ZQS<,9>型转子生产能力提高了20%,碎浆单位质量能耗降低了12.8%;并且前者对纤维的分丝帚化作用更为明显,纤维保水值增加了5.4%,成纸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4.8%和5.8%.在纸厂采用新型转子和伏克斯转子进行中试对比,结果表明,新型转子可以使碎浆能耗降低22%,成纸强度最大可提高40%左右,纤维保水值和比表面积分别提高了6.0%和6.5%,而结晶度和孔径的变化则较小. 相似文献
72.
制备一系列底膜为聚偏氟乙烯(PVDF)、m(SiO_2)∶m(PPMS)比不同的SiO_2/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杂化膜。考察了m(SiO_2)∶m(PPMS)比、操作温度等因素对杂化膜透醇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观形貌(SEM)、溶胀性质以及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以PDMS为主体的m(SiO2)∶m(PPMS)比杂化膜的自由体积孔穴平均半径(0.39nm)介于水、乙醇的分子动力学半径之间,是造成此类膜材料渗透通量普遍偏小的原因。杂化膜的自由体积孔穴数量随着SiO_2填充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采用H2O2及CIO2对两种常见的废纸脱墨纸浆进行漂白处理,从漂白后纸浆的白度及浆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等两个方面对其漂白效果进行对比。一、试验1.试验原料未试验采用了两种典型的废纸浮选脱墨纸浆A、B,其中脱墨纸浆A的成分为70%rpNP门idNewprint,废旧新闻纸)+300kCGS(CoatingGradeSide,涂布白纸边),脱墨纸浆B为办公室废纸脱墨浆,两种脱墨浆均取自某造纸厂且未经过漂白处理。2.漂白试验为了便于对HZOZ与CIOZ漂白脱墨纸浆的效果进行比较,本试验采用了相同的漂白控制条件:70ap,浓度6.0%,时间90分钟。其中在*… 相似文献
75.
废纸脱墨废水的污染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废纸在脱墨过程所产生的脱墨废水的污染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脱墨废水的污染指标较高,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才可排放;脱墨废水中COD的含量高,而BOD的含量相对较低,不宜直接采用生化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合适的絮凝剂及沉淀反应设备,可以使脱墨废水中的SS、COS和B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0%、81.0%和70.6%,若再加上微滤处理,脱墨废水的达标排放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76.
77.
本文研究了OCC二次纤维微观结构在不同施胶和干燥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对二次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很大。当干燥温度分别从80℃上升到100℃和从100℃上升到120℃时,纤维中孔的平均孔容分别降低了3.22×10-5cm3/g和5.42×10-5cm3/g;当干燥时间从10 min增加到15 min时,孔径在15~80之间的孔隙的平均孔容下降到4.15×10-5cm3/g。随着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的增加,纤维中孔隙发生的不可逆关闭现象导致纤维保水值下降,纤维素的结晶度上升。同时,随着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用量的增加,纤维保水值略微下降,而纤维素的结晶度则呈逐渐上升趋势。当AKD的用量达到0.3%时,和未施胶的纤维相比,纤维的保水值下降了11.2%,结晶指数上升了10.0%。然而施胶过程中纤维孔隙的变化很小,表明改变AKD用量对二次纤维孔隙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碎浆过程中OCC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成纸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碎解时间的增加,OCC纤维逐渐疏解成单根纤维,同时纤维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切断现象,纤维平均长度下降了4.35%;纤维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细纤维化;细小纤维重均含量增加了8.5%;保水值呈现增加趋势,最大提高了14.3%;碎浆处理对纤维结晶现象的影响不大。纸页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12%和22.2%。在碎浆过程中没有新的化学基团的产生,随着碎浆时间的增加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79.
干燥对二次纤维微观结构及其角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改变干燥时间,研究了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与二次纤维角质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纤维平均长度变化不大,卷曲指数和平均扭结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纤维变直。干燥过程中角质化主要发生在前10min,从干燥开始到干燥10min时,角质化程度从23.7%上升至28.4%。纤维N.O’KI值的变化趋势与纤维角质化的变化趋势相同。干燥过程对二次纤维的微观结构及角质化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会因为纤维的再润湿而得到完全恢复。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纤维间内酯含量增加。从干燥5min到20min时,内酯含量增加了178.2%,且在再润湿后干燥的过程中,内酯含量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80.
纳米级两性聚丙烯酰胺造纸助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体系中各种粒子的平均粒径为97.00nm,分子量达25.82万。在废纸造纸沉渣回用比例为20%时,将其作为造纸助剂加入到混合浆料中。实验结果表明:在废纸造纸沉渣与OCC废纸浆混合浆料中添加0.8%的纳米级两性聚丙烯酰胺,可使纸张的定量提高16.31%,耐破指数提高17.95%,抗张指数提高10.95%,环压指数提高22.89%,填料留着率提高8.02%。在加量相同情况下,同目前市场上聚丙烯酰胺类造纸助剂相比,实验室自制合成的纳米级两性聚丙烯酰胺有较好的助留、助滤和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