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6篇 |
综合类 | 6篇 |
化学工业 | 10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16篇 |
轻工业 | 8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53.
300 MW机组锅炉汞排放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燃煤电厂汞的排放规律以及常规污染物控制装置对汞排放控制的影响,采用Ontario-Hydro方法(OH法)和在线连续测汞仪(CEM)对某台300 MW机组锅炉进行汞排放及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汞主要以烟气形式排放,底渣中的汞非常少.静电除尘器(ESP)对汞的排放有一定控制作用,经过ESP后烟气中总汞比例有所降低,49.2%的颗粒汞被除尘器除去.对比CEM和OH法的测试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对气态总汞的测试准确性较好,对单质汞和氧化态汞的测量偏差不大. 相似文献
54.
Mn-Cu/T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与TiO2强烈的相互作用、良好的氧化还原能力以及较高的吸氨能力。故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n-Cu/TiO2催化剂,应用于NH3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为提高该催化剂的活性和抗SO2中毒能力,研究了溶胶凝胶法焙烧温度对Mn-Cu/TiO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吸附N2能力测试(N2-BET)、X射线衍射试验(XRD)、H2和NH3的化学吸附特性测试(H2-TPR、NH3-TPD)等多种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400℃下焙烧制备的催化剂拥有最佳脱硝活性和抗SO2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55.
燃煤烟气净化设施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燃煤锅炉烟气净化设施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采用Ontario-Hydro方法,对设有催化脱硝、静电除尘、海水脱硫的300 MW燃煤锅炉排放烟气中汞的含量与形态进行分析,同时测定锅炉的煤、底渣、飞灰等固体样品以及脱硫塔前后、曝气之后海水样品中的汞含量。实验结果为:烟气中的气态汞占总汞的79.1%以上,脱硝催化剂对汞的价态具有强烈的转化作用,烟气中83.4%的气态Hg0被氧化成气态Hg2+;静电除尘对颗粒态汞的去除率几乎达到100%;在脱硫塔中,海水对烟气中汞的洗脱率高达73.6%,曝气后排放前的海水中含汞量是新鲜海水的5.5倍。研究表明锅炉烟气净化设施对汞的排放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考虑内外扩散以及副反应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单孔催化剂三维模型,并以E-R反应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运行参数和催化剂壁厚对脱硝效率和SO_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CR脱硝反应工作温度区间较宽,为553~653K;当温度超过653K,由于副反应的加剧,脱硝效率显著下降;在催化剂中沿烟气流向温度略有升高,但放热现象不明显;随着氨氮摩尔比的升高,脱硝效率逐渐升高,SO_2的转化率降低,氨逃逸增加;随着空速的增加,脱硝效率和SO_2的转化率均降低;SO_2转化率随催化剂壁厚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但由于内扩散的限制,脱硝效率随催化剂壁厚的增大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7.
本文主要研究为审计项目现场的审计人员提供一套简单、易用、实用的标准化移动现场作业工具。工具分为审计人员个人用的个人单兵作业装备和配套APP,以及供审计项目组使用的项目组单兵作业装备和配套系统,以此提升移动技术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8.
为促进“双碳”目标实现,需求侧智能交互需求攀升,在新型信息通信技术的赋能下,智能用电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解决当下居民智能用电交互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实现对用户侧海量资源全面且动态的整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在用户侧的落地应用,以电力网与信息网的融合架构平台为依托,以电力需求响应为主要手段,首先,分析了智能用电业务发展的现状,给出了智能用电交互的安全性需求与具体问题;其次,构建了基于边缘学习的智能用电交互计算框架,并将数据分发业务应用到智能用电交互中,分析面向智能用电业务细颗粒度数据分发服务;最后,基于5G切片技术设计了融入5G技术的需求响应安全防护体系,并给出居民智能用电交互的安全性防护技术的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59.
为了满足火电机组启动运行的灵活性、高效性及经济性,将抽汽背压式汽轮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系统(简称BEST系统)应用于双机回热系统机组,根据BEST系统及机组启动方式,结合调试调整试验的启动运行历史过程及数据,进行BEST系统在多方式启动及运行的特性分析试验,优化现有控制逻辑,提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运行控制策略。避免了在BEST系统启动顺控、变流器启停顺控、BEST小汽轮机与变流器的无扰切换、燃煤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RB)及甩负荷工况中BEST系统缺乏相应控制策略的问题,实现了BEST系统全过程无断点的运行控制。优化后BEST系统运行过程中重要参数保持安全稳定,该控制方法对具备BEST系统的同类型机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0.
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氨逃逸问题普遍存在,为良好控制逃逸氨浓度,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在现场对烟气中氨浓度进行了测试。以内蒙古某200 MW级燃煤机组氨逃逸性能试验为例,详述了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现场测试的操作方法与流程,并将试验结果与现场在线仪表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烟气中飞灰对该方法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测试可获得不同取样点逃逸氨的浓度,对喷氨控制有利;样品中灰分的存在会大幅提升吸光度值,使测试结果偏高,采样过程中需严防灰分进入样品,以便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