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9篇
能源动力   7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针对现有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溶液进行除霜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并运用冷冻方法对除霜后的稀溶液进行再生。说明了溶液除霜及冷冻再生的原理,设计了空气源热泵溶液除霜及冷冻再生机组系统,介绍了机组的运行流程(制冷、制热融霜、冷冻再生和制热脱冰),确定了除霜溶液的种类及应用浓度范围,最后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电容储能脉冲电抗器在连续脉冲载荷作用下不同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程度,根据脉冲电抗器结构特点,建立脉冲电抗器温度场传热模型;分析了连续脉冲热载荷加载条件下,不同散热方式、散热条件及脉冲载荷加载时间间隔等因素对电抗器最高温度及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脉冲热载荷加载时间间隔是影响电抗器最高温度的主要因素;在脉冲电抗器散热过程中,端面散热为主要散热方式。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在Philip和DeVries多孔介质热湿耦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土壤中热湿迁移的机制出发,以修正达西定律和费克定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非饱和土壤中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夏季运行工况的传热传湿相互耦合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5.
寒冷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合理确定其运行工况,对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寒冷地区太阳能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的运行特性及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运行时间分配比例进行理论研究,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寒区太阳能_土壤源热泵系统太阳能保证率的确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寒冷地区以太阳能、土壤源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重大的意义。文中首次提出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在不同的运焦比下的土训温度场恢复率,并以此为指标,衡量土壤源热泵在各种不同运停比下土壤温度场的恢复程度,确定土训源热泵的最佳运停比及太阳能保证率,从而确定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容量。  相似文献   
37.
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土壤耦合热泵技术和土壤蓄冷技术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热泵空调系统形式——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建立了夏季空调工况时土壤蓄冷、释冷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固相增量法模型对系统的蓄冷、释冷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为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8.
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平衡电网负荷、削峰填谷及利用可再生浅层地热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了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的新设想.该集成系统将蓄冷装置与地下埋管换热器合二为一,在夏季空调工况时,利用电力低谷时段的廉价电力,将冷量全部或部分储存到土壤中,以供白天用电高峰期空调使用;在需供冷的过渡季,系统按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的供冷工况运行,将系统的冷凝热排至土壤中,为冬季供暖储备热量;供暖季节,系统按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的供暖工况运行,土壤作为热泵系统的低位热源.介绍了该集成系统的形式、技术特点及核心研究内容,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影响集成系统运行特性、冷量损失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39.
通过建立土壤蓄冷、释冷的数学模型,对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盘管管材、土壤类型、蓄冷温度、流体的流量、盘管间距以及土壤含水率等因素对管束内层盘管运行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