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采用间歇式水热预处理方法,考察了不同水热预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以及水热预处理后的纤维素酶解效率。在180~220℃,10~25 min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预处理后半纤维素移除率和纤维素损失率也随之增大,但木质素质量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在210℃,25 min时得到最大半纤维素移除率为86.0%。以半纤维素移除率、木质素移除率和纤维素损失率为因变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为自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或二次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不佳时)拟合分别获得回归模型。模型显示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三者均具有显著影响。分析敏感性显示处理温度对三种因变量的影响均大于处理时间。经210℃,20 min处理后,纤维素酶解率最高为76.2%,继续提高处理温度和延长处理时间半纤维素移除率提高,但纤维素酶解率下降。  相似文献   
82.
制备工艺对锌铝氧化物(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ZAO掺杂半导体粉末材料,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借助于TG-DTA、XRD、SEM对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考察,利用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对ZAO粉末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终点pH值为8.5、反应时间为2.5h、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2h、Al2O3的掺杂量为3%时所得的ZAO粉末的红外发射率最低;ZAO掺杂半导体粉末的晶体结构为ZnO的铅锌矿结构;粒子形状近似为椭圆形,平均粒径为5~10μm;在中红外(3~5μm)和远红外(8~14μm)波段均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  相似文献   
83.
电催化氧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一种降解阿特拉津的新型有效方法,以Sb掺杂钛基SnO2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阿特拉津废水进行降解,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分析阿特拉津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00 A/m2、阿特拉津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溶液pH值为6.97、反应30 min后,阿特拉津去除率达100%,此时能耗仅为6.67×10-2kWh/g.阿特拉津的电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主要为脱烷基、脱氯-羟基化、烷基氧化等反应,伴随着阿特拉津的降解,生成OHA、DAA、ANE等一系列中间产物.电催化氧化方法可经济、有效地去除水中阿特拉津.  相似文献   
84.
王东波  田言  冯玉杰  韩俐伟 《化工学报》2007,58(12):3180-3184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接枝苯乙烯(St)单体,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iO2-g-PS纳米微球,用FTIR、TEM、XPS和TG分析了SiO2-g-PS的结构。结果表明,乳液聚合产物基本呈球形、SiO2为核、PS为壳的核壳结构。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聚丙烯(PP)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SiO2-g-PS填充量较低[4%~6%(质量)]时,SiO2-g-PS/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明显提高,并对PP的结晶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85.
ResearchonaNewTypeofAnti-radiationPolymericMaterialCAIWeimin;FENGYujie;WANGXiaohong;LIZizhi;GUBin蔡伟民,冯玉杰,王晓红,李子秩,顾滨(Dept.ofAp...  相似文献   
8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O2/γ-Al2O3和RuO2/CeO2/γ-Al2O3催化剂,并利用XRD、s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的加人对RuO2/γ-Al2O3催化剂表面分散性和催化剂表面元素Ru,O和Ce化学态的影响,同时考察了RuO2/γ-Al2O3和RuO2/CeO2/γ-Al2O3催化剂湿式氧化降解苯酚的活性,并深入探讨了Ce对RuO2/γ-Al2O3催化剂的助催化作用.结果表明:Ce掺杂改性后,使催化剂表面Ru的化学态降低、表面氧空位增加,并且活性组分Ru的分散性增加,从而使RuO2/CeO2/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因此Ce起到了显著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7.
0 INTRODUCTIONAsitbecomesincreasinglyclearthatthoseconve nientenergysources ,suchasoilandgas,cannotsup porttheworldforever .Manhasbeguntoturntofindthealternatives[1] .Withthegrowingconcernsonthegreenhouseeffectin 1990s ,hydrogenhasbeenrecog nizedasanimportantf…  相似文献   
88.
松花江流域萘的多介质环境迁移与归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环芳烃(PAHs)——萘在松花江流域多介质中的迁移及归趋,利用Level III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计算了稳态假设条件下萘在松花江环境相间的迁移和含量分布.结果表明:土壤是萘的最大储库,占总滞留量的40%;在大气、水、土壤、沉积物中,萘的含量分别为3.58×10-6 μg·g-1、0.142 μg·L-1、5.28×10-4 μg·g-1、3.62×10-3 μg·g-1.模型计算含量与同期实测含量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O2/γ-Al2O3催化剂,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重点研究了进水pH值和温度对RuO2/γ-Al2O3催化剂组分溶出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降解苯酚过程中存在着组分溶出现象,随着进水溶液pH值降低催化剂组分溶出量增加,且在进水为酸性时苯酚去除率高于碱性时的去除率.反应温度升高,催化剂组分溶出量降低,苯酚去除率增加.采用在负载型RuO2/γ-Al2O3催化剂中掺杂Ce和Zr的方法对抑制催化剂组分溶出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掺杂Ce和Zr后有效地降低了RuO2/γ-Al2O3催化剂组分的溶出,且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90.
松花江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松花江10个采样点江水中8种多环芳烃(PAHs)的监测质量浓度为基础数据,采用推广风险系数法和健康评价四步法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和平水期,蒽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最大;风险商表征说明:枯水期PAHs对水生生物存在风险;平水期8种PAHs对水体生态系统的风险影响较低,需要进一步跟踪分析.人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PAHs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但风险值在10-6~10-7,属于可接受范围.PAHs的承纳水平分析表明:松花江水体对于PAHs污染物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