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海绵城市建设中,一般采用多年平均的方法确定标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设计降雨量,该方法忽略了降雨的年际变异性,也未明确“年控制”的概念。为此,以南昌市为研究区域,分别采用多年平均法、年单样本方法推求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降雨量,并将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标准控制率下的设计值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简称《指南》)中的同标准设计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指南》的设计值反映多年平均降雨水平,该设计值仅有约60%概率实现年降雨总量控制目标;而年单样本方法考虑了降雨的年际变异性,能给出不同频率下的设计降雨量,实现统计意义上的“年控制”,可提高对城市的降雨控制水平的估计。  相似文献   
22.
利用饶河流域主要控制站渡峰坑和虎山水文站1953~2016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序列,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饶河洪水极值流量的趋势性、突变性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洪水极值流量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大西洋涛动(NAO)、太平洋-北美型(PNA)、东亚夏季季风指数(EASMI)、南中国海夏季季风指数(SCSMI)、太阳黑子(SS)等15个气候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渡峰坑站年最大流量总体上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虎山站年最大流量总体呈不显著减少的趋势;虎山站年最大流量在1964年和1999年前后发生了突变,1964年后最大洪峰流量发生了由减少到增加的突变,而1999年后则发生了由增加到减少的突变,渡峰坑年最大洪峰流量在2007年前后发生了由减少到增加的突变。(2)渡峰坑及虎山站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均存在2~8 a的短振荡周期、14 a左右的中振荡周期以及超过20 a的长振荡周期,且以长振荡周期为主周期。(3)年最大流量系列与EASMI、SCSMI、NOA、PNA和SS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未来气候要素变化趋势,以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流域两个气象站的1961—2005年水文逐日气温、降水和NCEP再分析数据等资料,建立了SDSM降尺度模型,并对未来的温度与降水研究。将模型应用于CanESM2模式下3种RCP排放情景,得到了流域未来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SDSM模型对温度的模拟效果好于对降水的模拟效果,3种情景下未来温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最低温度上升幅度高于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上升幅度;各情景下增温幅度2080s>2050s>2020s,2080s平均增温3.0℃;未来降水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局部表现为震荡趋势,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其中5-6月降水减少量普遍较大,在30mm以上,而冬季降水量增幅在50~90mm;总体来说,抚河流域未来气温将持续上升,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干旱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4.
<正>气体绝缘组合开关设备(GIS)因其节省空间、便于维护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变电站中,其绝缘水平达到交接试验规程要求投运的必要条件。介绍了一起某220k V变电站交接过程中GIS出线分支母线放电故障的诊断过程,通过二次加压方法确定放电位置,并逐一排除造成放电的可能原因,经开仓检查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最后为避免出现同类故障提出预防性建议。  相似文献   
25.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棉纤维的感官检验是一种快速而难度大的实用技术, 除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外,在实施感官检验过程中,更需充分认识和适当地运用感官检验的三大特点即“科学性、综合性、技术权威性”。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当前棉花基层检验中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下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
以鄱阳湖昌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面平均雨量和其上游樟树坑水文站洪水过程为输入,渡峰坑水文站出流量为输出,建立渡峰坑水文站洪水预报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训练好的预报模型预测了渡峰坑水文站2018年与2019年的洪水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精度较好,可作为传统预报方式的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27.
以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可见光镜头为例,通过对镜头进行仿真分析,寻找杂散光斑形成原因,然后进行杂散光抑制设计,并与实际测试结果对比,验证软件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对光学系统建立软件分析模型,确定一次散射路径,对2°~3°内各离轴角分别进行杂散光分析,找出主要杂散光源。与实际光学系统测试结果对比,以确定分析的正确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离轴角在2.20°~2.65°之间,杂散光在像面中心形成明显杂散光斑,点源透过率(PST)为2.92×10-4。最后通过修改结构,消除杂散光斑,PST降为3.53×10-5。软件分析得到镜头的杂散光斑及其来源,与实际测试结果一致,验证了软件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28.
基于Matlab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的数据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tlab对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实现了地下水三维等值线的绘制,并调用Mat lab与相关的专业软件进行了耦合.通过实例验证,效果理想,且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29.
为减少溃堤洪水对罗塘河区域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以溃堤洪水风险模拟结果为基础,分析了罗塘河20年一遇洪水过程下的溃堤风险要素,并利用Arcgis软件构建研究区域内道路网络分析模型,确定了对淹没危险区避洪转移路线,绘制了避洪转移图.研究结果可为罗塘河地区防洪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利用赣江流域1953—2017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并基于Budyko假设理论,应用弹性系数法进行影响要素的敏感性分析,定量评估各要素对赣江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953—2017年赣江流域径流量及降水量呈现不显著增加趋势,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下降趋势;(2)径流变化与降水成正相关,与下垫面特征参数和潜在蒸散发量成负相关,赣江流域径流对降水的变化最为敏感;(3)气候变化对赣江流域径流增加产生正效应,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73.7%~104.9%,人类活动影响次之,占-4.9%~27.0%。人类活动对上中游的径流影响较为显著,赣江上游的生态建设工程及中游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进而影响河川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