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非线性二阶效应电算分析的基本思路及步骤,并以最基本的门式单元框架及封闭式单元框架为对象,系统分析了竖向及水平荷载、梁-柱线刚度比以及柱的细长度等因素对柱控制截面二阶弯矩的影响规律。并以修订后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计算公式为基点,给出了能较准确反映上述两类框架柱控制截面二阶弯矩的当量标准柱长度(计算长度)l_0,以及该当量长度随各影响因素变化的规律及其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2.
共成像点道集的剩余曲率偏移速度分析(RCA)是提高偏移速度精度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分析推导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共成像点道集的剩余曲率与偏移速度的关系,基于iCluster地震数据处理研发平台,开发了剩余曲率分析法偏移速度分析模块.通过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该模块能够与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有机结合,可以对均方根速度场进行局部、定量的修正,完善了iCluster软件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相关成像条件的常规逆时偏移(RTM)不仅会产生低频假象,而且在强速度梯度带会导致通过简单叠后拉普拉斯滤波手段不能去除的回转波假象。本文引入上、下行波分离成像条件,分析得知RTM中回转波假象的产生是缘于强速度梯度带处震源波场上行波与检波点波场下行波的互相关。为了消除该假象且兼顾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波长平滑算子的回转波假象去除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地震波长因素,通过对速度模型进行波长内平滑,使波场在强速度梯度处的传播特征更接近于真实速度中的波场传播特性。数值试算结果表明,该波长平滑算法能很好地压制RTM中的回转波假象,可在经典的RTM成像框架下进行高效的成像。 相似文献
14.
地下缝洞型储层及非规则矿体的地震响应表现为绕射波,在成像域倾角道集中进行反射波压制,有利于这些目标体绕射波成像。利用逆时偏移(Reverse Time Migration,RTM)和Kirchhoff积分偏移分别进行倾角道集的提取,在倾角域分析两种典型成像方法对绕射波的成像能力。研究表明,在倾角域RTM比Kirchhoff积分偏移算子具有更强的反射波聚焦能力,有利于成像过程中对反射波的压制。具体而言,采用波印廷矢量方法在RTM过程中进行倾角道集输出;在RTM提取的倾角道集中反射波能量聚焦为孤立的“噪点”,绕射波则表现为一条拉平的直线。基于两者形态的差异,在倾角域进行中值滤波能有效分离绕射波与反射波,进而实现RTM绕射波成像。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刘少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2)
随着现代企业的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器.在焊接行业中,由于产品质量的好坏尤为重要,往往会涉及人们的生命与安全,如桥梁、压力容器、船舶、管道等,焊接质量管理尤其受到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基于共炮检距数据体的适用于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体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PSDM)并行实现方案。其基本思路为:①利用任意介质中的动态规划法三维旅行时计算方法提供旅行时场;②按照炮检距组织数据;③根据机器物理内存大小分配成像深度段;④对共炮检距数据分深度段进行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的进程并行处理;⑤对单进程作业进一步利用OpenMp并行同时实现多个单道的成像处理。此方案可充分利用节点内存,减少数据输入/输出(I/O)量。该方案是将单个炮检距的某个深度段的成像空间和需要的所有炮的对应深度段的旅行时场调入内存中,每一深度层的成像均在内存中进行,而且Inline和Crossline方向的偏移孔径可以自适应地根据偏移速度和成像深度进行选择,并采用空变反假频技术,可较大地提高成像精度。成像结果按体偏移形式输出,同时也可以输出成像道集。该方案在内存利用、数据I/O量和计算效率上达到最佳平衡。并行方式充分采用MPI+OpenMp混合编程模式,可高效、高精度地处理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理论和实际数据的偏移成像结果均证明了本文方案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地震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主要有基于波动方程高频近似解的积分类方法和基于微分波动方程有限差分解或混合域解法两大类。高斯束方法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描述波传播与成像的方法,其存在问题是在描述射线中心坐标系中的波传播过程中引入的近似过多,除了高频近似外,垂直于射线路径任一点的平面内波场的振幅仅仅简单地用射线路径上该点振幅的高斯衰减获得,不能描述射线束内复杂波现象。为此,推导出射线中心坐标系下傍轴单程波方程,在射线束内利用傍轴单程波方程实现波场的传播,以精确描述局部波场。该方法不仅结合了射线的灵活性,还较好地描述局部射线束内波场。与简单射线理论和复杂波动理论相比,该方法在灵活性和精确性之间取折中,能更方便地解决复杂构造成像和层析速度估计问题。数值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预压托换桩法理论清晰,效果可靠,适用范围大,施工简便,在软土地基加固和建筑物沉降处理方面亦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具体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法在软土地基地区应用中的方案选择、理论计算和具体实施等内容,对软土地基加固和建筑物沉降处理方案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对软土地基地区加固技术方法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前带地震数据射线(束)叠前成像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信噪比和剧变的道间时差为特征的山前带地震数据使得常规成像技术流程在该类探区不再有效。回顾了针对山前带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成像方法,分析了主流山前带成像方法的特点,指出基于射线(束)理论的成像方法在适应不规则数据体、低信噪比、各向异性介质及非水平地表等方面有很好的优势,是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方法的首选。总结了基于射线理论的典型成像方法,给出了作为山前带速度分析主要工具的非水平地表Kirchhoff积分叠前深度偏移(PSDM)和非水平地表高斯束PSDM的实现方案。将三维动态规划旅行时计算发展到适应非水平地表各向异性介质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山前带成像方法流程。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证明,山前带地震数据射线(束)叠前成像方法在处理低信噪比数据上有很大的优势,考虑各向异性后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20.
压缩感知思想在油气勘探领域已经受到了充分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与随机采样有关的随机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分离、空间非规则数据的规则化、地震数据的去噪和地震数据压缩(传输)等;另一方面是地震数据的特征表达、模型参数(如速度模型参数)的特征表达、模型特征表达情况下的地震波正演模拟以及对应的稀疏反演方法(包括多尺度反演方法)。前者可以直接借鉴信号和图像处理领域发展的各种方法;后者需要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出合适的思想和方法。来自以沉积地层为主的地下介质中的反射(绕射)波场是有特征的或可压缩的;以层状地层为主的模型参数也是可压缩的。这是压缩感知方法能用于地震勘探的基础。首先简述了压缩感知的基本思想,指出它是一套随机采样理论。然后阐述了无论是叠前地震数据或是叠前偏移成像结果都是可以稀疏表达的,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在地震勘探中得到有效应用。接着从随机采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的分离、高维数据规则化方面展示了压缩感知思想的应用。关于随机采样,指出当前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重点应该是更高效地实现两宽一高的数据采集。最后列举了压缩感知思想在特征数据提取、编码炮集成像和特征波场成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