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综合类   37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5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车用直喷柴油机变工况下的微粒排放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刘忠长 《内燃机学报》1998,16(2):139-144
采用自行设计的柴油机微粒袋式取样系统,对6110型柴油变工况下微粒排放做了研究。在恒转速减扭矩的变工况过程中,随着扭矩变化率的增大微粒排放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2.
采用自行设计的瞬态工况控制及测量系统,研究车用柴油机恒转矩递增转速工况下进气、供油及微粒排放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对于恒转矩递增转速瞬态工况过程,存在进气响应滞后和燃油流量超调的现象,随着转速增加率的提高,微粒及其可溶性有机成分和不可溶成分的排放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53.
汽车燃用高比例甲醇时化油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4.
应用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瞬态工况控制系统及排气采集装置,对小型柴油机突增负荷工况下的燃烧及HC排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HC排放成分,设计了不同参数的燃烧室,研究了不同压缩比(13~19)和燃烧室形状对柴油机燃烧及HC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燃烧室在突增负荷工况,燃油开始增加后,THC排放量急剧增加,最大值达到稳态工况的100倍,随循环数的增加,滞燃期缩短,HC排放逐渐减少,HC排放成分中LHC占有很大比例,其中乙烯和丙烯最多,随压缩比的降低,滞燃期延长,HC排放明显增加,压缩比相同时适当缩小燃烧室直径,有助于降低HC排放。  相似文献   
55.
柴油机瞬变工况的动态响应及燃烧劣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瞬态控制和测试系统,研究了增压柴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瞬变工况不同加载时间和转速对发动机动态响应及燃烧劣变的影响.为分析问题的方便,定义了一个评价瞬变响应性能的参数——滞后系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时间下,发动机的油量、转矩、进气量和NOx的滞后系数依次增大;随着加载时间或转速的减小,各参数的滞后系数逐渐增大;与稳态工况相比,瞬变过程中发动机存在进气延迟、空燃比降低、燃烧相位推迟、烟度和燃油消耗率增加等燃烧劣变问题,且随着加载时间或转速的减小,上述的"问题"越严重.  相似文献   
56.
对测量柴油机排气微粒中有机物的三种方法——热重法、萃取法和真空加热法作了对比。试验证明,用真空加热法测得的挥发物的量与萃取法测得的可溶性有机物的量相同。文中给出了用真空加热法测得的6110型柴油机微粒的可溶有机物和干烟的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57.
在一台高压共轨CA6DL2-35E3重型柴油机欧3喷油MAP基础上借助INCA标定工具进行为优化喷油参数的单因素调整试验,并利用STAR-CD软件获取的微观场变化综合分析喷油参数对油气混合及燃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喷油压力(单段喷射)可提高缸内油气混合速率,除NOx排放外,燃油经济性及碳烟排放均有改善。引入后喷后(三段喷射),在喷油方向上保证氧气充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主后喷间隔的同时,选取适量后喷油量强化喷油末期油气扰动可实现对燃烧全过程的油气混合控制,并综合实现对发动机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58.
GTL/柴油混合燃料对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瞬态工况测控系统和微粒采集系统,试验研究了GTL/柴油混合燃料对小型直喷式柴油机稳态及恒转速增转矩瞬态工况下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添加GTL燃料有利于降低柴油机排放,对消光烟度及微粒排放降低效果更明显.在稳态工况下,随GTL添加比例的增加,有害排放物均有所降低,当GTL添加比例超过20 %后改善效果不明显.在恒转速增转矩瞬态工况下,当GTL添加比例小于20 %时,NOx排放降低,PM排放变化不明显,当GTL添加比例增加到60 %时,PM、DS排放显著降低,但NOx却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59.
为了改善柴油机起动过程的燃烧,利用基于循环控制的柴油机起动过程测控系统,研究了起动油量对柴油机冷机起动过程燃烧的影响规律,并对起动过程的油量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冷机条件下,采用不同恒定油量起动,直接进入怠速控制的起动油量控制策略,在起动初始或过渡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火现象,供油量与转速变化的不匹配是导致过渡期失火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大油量起动,过渡期随转速变化使用阶梯降低油量进入怠速的供油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在起动过渡期的失火和不完全燃烧循环,改善起动过程燃烧.  相似文献   
60.
自行研制了一种向螺旋进气道内喷射空气的可变涡流进气系统——喷气式可变涡流进气系统,试验研究了该系统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影响进气充量系数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改变柴油机微粒和氮化物的排放量。其原因在于系统对气缸内涡流强度的改变,直接影响了燃烧与空气的混合、燃烧。对于涡流强度与燃料的燃烧不相匹配的发动机工况,喷气式可变涡流进气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缓解氮氧化物与微粒排放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