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7篇
化学工业   2篇
能源动力   7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 经皮骨成形术(pecutaneous osteoplasty, POP)是目前治疗椎外骨肿瘤的积极有效的介入微创治疗方法,可迅速缓解疼痛、有效预防病理性骨折及部分灭活肿瘤,且并发症少,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POP治疗椎外骨肿瘤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情况日益严重,骨质疏松性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成为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患者首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随之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再发骨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为了降低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需要对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及探索。本文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摘要】 骶管囊肿是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内占位及椎管狭窄症等疾病相似,MRI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的关键是降低囊内压及阻塞交通孔。目前对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虽然存在争议,但介入治疗以低风险、低费用、并发症少以及可反复使用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症状性骶管囊肿的介入治疗进行一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介入肿瘤摘除术 (ITR)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4例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PVP联合ITR治疗。局麻下,14 G穿刺针及导管穿入椎体,经椎弓根送入工作套管并连续扩张穿刺通道,直到最后一个工作套管进入椎弓根近端。接着经工作套管送入骨髓核钳行椎体肿瘤摘除。最后经工作套管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分别在术后1、3、6个月及每年跟踪并收集数据。结果 24例中23例患者成功施行了PVP和ITR术,技术成功率为95.8%(95%CI:87%,105%)。最终随访临床评估显示,20例患者疼痛得到缓解(疼痛完全消失13例,疼痛减轻7例),疼痛缓解率87%(95%CI:72%,102%)。19例神经压迫症状好转,其中完全康复9例,好转10例,神经压迫症状好转率为83%(95%CI:66%,99%)。结论 PVP联合ITR是介入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5.
66.
【摘要】 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制及其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疼痛的发生涉及到椎间盘变性、神经纤维的异常增殖、生物化学因素,甚至包括生理、情绪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除了保守治疗及传统的外科手术外,各种经皮微创介入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期短等优势,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此外,各种新型的治疗方法目前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其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上胸椎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例(31个椎体)T1~T4水平的转移性肿瘤的PVP资料.其中9个T1椎体、7个T2椎体、8个T3椎体和7个T4椎体.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3 d和1个月的疼痛程度.分析上胸椎PVP穿刺技术、骨水泥注射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骨水泥分别在T1、T2、T3和T4椎体注入1.7~2.8 ml、1.8~3.2 ml、1.7~3.1 ml和1.6~3.1 ml,平均(2.4±0.8)ml.术后疼痛缓解率为100%.术前VAS为7.2±2.0,术后3 d VAS为2.5±2.3(P<0.01).术后1个月VAS为2.2±2.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包括5个椎旁渗漏,3个静脉渗漏,3个椎旁软组织渗漏,2个硬膜外渗漏.除1例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他未发生严重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结论 PVP治疗上胸椎转移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远期疗效。方法17例患者19处椎体血管瘤,13处椎体无压缩骨折,6处椎体已发生压缩骨折。17例患者均诉不同程度胸背部或腰部疼痛,其中5例发生压缩骨折的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陷(4例)或脊髓受压症状(2例)。在DSA监测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5.8±8.7)个月。结果19处血管瘤椎体PVP均获得成功,术中每个椎体注射PMMA2~6ml,4例发生椎旁渗漏,2例发生硬膜外渗漏,但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1例椎体其上椎间盘发生渗漏。短期随访显示17例患者胸背部或腰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例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患者症状消失,其余3例患者症状仍存在。长期随访示2例患者疼痛加剧,系邻近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引起。结论PVP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9.
软质PVC鞋底发泡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发泡一步法模压成型.研究了放热发泡剂、吸热发泡剂、泡孔成核剂、改性剂等主要助剂用量对软质聚氯乙烯(PVC)发泡材料密度、泡孔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热发泡剂2.0份、吸热发泡剂0.6份.成核剂1.0份.改性剂丁腈橡胶(NBR)20.n份时.发泡材料性能较好.满足了软质PVL鞋底发泡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脊柱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发展迅速,很多技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诊断方面包括经皮穿刺活检术、CT椎间盘造影术、椎间盘测压术等;治疗方面包括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周围注射治疗术、CT引导下关节注射治疗术、CT引导下骶管囊肿穿刺抽液减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间盘减压术、脊柱肿瘤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以及新兴的经皮后路腰椎间融合术等。介入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前景广阔,可成为介入放射医师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