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6篇
水利工程   2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一个基于灌区水工建筑物老化补修指导的专家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知识表示方法、知识库管理、推理控制策略等。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了使用铁尾矿粉制作成的尾矿球的物理性能,并使用尾矿球作为粗骨料配制不同强度配合比的混凝土。通过系统试验研究了骨料强度、水胶比等因素对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尾矿球较大的空隙率和较小的比表面积使得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砂率要比同水胶比下的普通混凝土增加5%~7%左右;由于尾矿球本身密度大但强度较低,因此尾矿球混凝土的强度整体较低但弹性模量较大。使用鲍罗米公式拟合后得到的回归系数为αa=0.23、αb=-1.16与现有规范中给出的普通卵石骨料的参考回归系数有较大差异。尾矿球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也随着水胶比降低从以骨料剥落破坏为主过渡为以骨料破坏为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石坝初始漏测沉降常规计算方法中对实际沉降过程描述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遗传算法的土石坝初始漏测沉降计算新方法,该方法将初始漏测沉降自身也作为优化的参数,对3个参数进行分层优化。实例证明,该方法合理有效,计算精度高,同常规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区域水资源优化模型,并应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对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预测值进行优化配置,提出了采用配水系数进行染色体编码,并通过归一化处理使遗传个体满足水源供水量要求。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和优化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效解决了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多约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优化结果可作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规划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故障监测点布置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供水管网爆管故障诊断中的水压监测点的布置问题,分析了各监测点水压对于可能的故障点漏水量的敏度及对故障(爆管)程度与故障位置诊断的效果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敏度的监测点优化布置模型。该模型有助于保证所选测点能有效识别故障的有无以及故障的大小,还有助于锁定爆管位置。提出了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监测点优化布置模型求解方法,对于标准遗传算法解决测点组合优化问题时存在的遗传操作后产生编码重复的缺陷,提出了新的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运行中管道实际摩阻因数与设计采用值的不一致会影响供水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安全,为得到准确的摩阻因数以反馈设计,以及对运行中的供水系统进行系统诊断和优化调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HPSO)和管网水力计算模型的管段摩阻因数智能反分析方法,该方法以监测点处的水压监测值与水力计算模拟水压值的二乘误差最小为目标,通过HPSO的强大全局寻优能力计算不同管段的摩阻因数。对室内试验管网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采用正常工况下反演得到的摩阻因数模拟水压监测点处水压与实际测量值之间误差最大为2.87%;在爆管工况下,水压模拟值与实际测量值最大相对误差为2.63%,说明通过该方法进行摩阻因数的反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渡槽在剩余寿命周期内维护管理的科学性和经济性,以渡槽剩余寿命周期维护管理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维修计划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病毒进化遗传算法求解。针对复杂环境下渡槽各构件的劣化速度和维修加固效果的不确定性特点,在优化求解算法中计入遗传个体的年龄(个体连续被选入下一代的次数),即认为个体年龄越高,其适应性越强,作为最优解的鲁棒性越好。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病毒进化遗传算法具有可行性、经济性、高效性和鲁棒性,取得了比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场作业调度一直是电网运营的一个难点, 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配, 是保证电网公司计划任务按时高效完成的基础. 研究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人员派发模型及计算系统: 借鉴车间调度理论, 结合遗传算法, 进行人力资源的智能调度, 以实现电力计划任务的最大完工时间最短以及延迟损失最低的优化目标. 最后, 经过算例分析, 证明了模型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铁尾矿粉合成骨料取代天然骨料制备了新型透水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合成骨料取代率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成骨料取代率的增加,混合骨料的表观密度增大、堆积密度降低、吸水率提高、空隙率增大;当水胶比为0.28~0.32时,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为20.0~33.6 MPa,透水系数为1.8~6.0 mm/s,符合路面面层和基层铺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支撑的移动作业模式以及相关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业务与技术之一,其关键技术是资源调度中心的现场作业人员排班调度优化模型及算法。文中提出了移动排班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尤其是"逢八止五"的外出返回规则;提出了计及交通时间的延期损失和超期损失子模型,以及"逢八止五"规则子模型,任务完成总时间约束与班组忙闲度约束子模型等。在这些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的排班调度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实现模型求解。案例计算表明,该优化算法切合供电公司移动作业复杂实际情况,目的明确,排班算法计算时间短,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