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7篇
水利工程   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城市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已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结合北西地区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物理、化学原理及土地处理技术,提出雨水资源化的利用模式:一、雨水贮留;二、雨水就地下渗;三、雨水回灌。  相似文献   
32.
中小草浆造纸厂的草浆黑液污染严重,是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文中介绍了与其相关的十余种治理工艺及其优缺点,并对其中已用于工程实际的5种予以了初步经济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33.
在对渭河及其支流的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肯德尔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其1986年~1995年的水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渭河及其支流的水质正在进一步恶化,最后阐述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保护水资源和控制水污染是今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4.
微絮凝直接过滤法在电厂工业废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选择微絮凝直接过滤技术处理电厂中的工业废水,使其经过处理后能被作为冷却水加以回用。通过小型实验观察混凝剂投量、助滤剂投量、过滤速度等因素对CODMn去除率及浊度去除率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投药量的范围。此外通过微絮凝直接过滤的实验,确定了过滤实验的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35.
关于水环境承载力模糊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地介绍了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及指标权重计算的基本方法;并把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纳入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把原本复杂、模糊的问题定量化,从而使得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既清晰又简单。  相似文献   
36.
<正> 一、前言国内外大量资料业已表明,河流中的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物与河流泥沙(包括悬移质、推移质和底泥)的关系甚为密切。正如许多学者证实的那样,河流泥沙吸附了河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污染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诸如Radi Salim、寺岛泰、  相似文献   
37.
对流-扩散方程源项识别反问题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给出了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对流一扩散方程源项识别反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把源项反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用遗传算法求解。它的特点在于:从多个初始点开始寻优.并借助交叉,变异算子来获得全局最优解。实例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且易于计算机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38.
提高水库泥沙淤积量的测报精度对水库的运行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论证由水下地形点构建的TIN三角网的边、三角形面及泥沙水下休止角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优化测报模型的休止角条件;进而利用Matlab编制优化的测报程序;最后结合灞河橡胶坝库区的淤积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淤积量测报模型可以剔除带有粗差的地形点数据,提高了淤积量的测报精度。  相似文献   
39.
基于河流水生态承载力理论和实践的河流健康管理模式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河流管理方式.水生态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系统发展和水生态系统演变的耦合结果,对其演变趋势分析的科学性是河流和相应的区域管理决策支持的重要基础.本文将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方法进行研究,一直来人们认为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论文重点介绍自主开...  相似文献   
40.
河流水质模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研究河流水质的意义,对国内外河流水质模型研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河流水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