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基于改进算子的免疫遗传算法的电压无功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压无功优化问题的特点和免疫遗传算法在求解全局性优化问题中的适用性,应用免疫遗传算法对系统进行电压无功优化。在编码时采用了实整混合编码形式,求抗体相似度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在选择操作时对适应度函数进行了变换,合理的选择变换系数的值,可以保证算法在进化前期保持种群多样性,在进化后期仍能有较快收敛速度,并在交叉变异时实数段和整数段基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取IEEE-30节点标准系统为例,利用开发的优化计算程序进行电压无功优化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较其他算法在计算和收敛能力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2.
鉴于高空作业平台对调平系统作业平稳性、可靠性及高精度的迫切需求,研究了蓄能器对调平系统压力冲击及压力波动的影响规律,旨在为优化调平系统性能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通过基于蓄能器吸振的调平系统简化模型,理论分析了蓄能器主要参数对蓄能器性能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压力冲击及压力波动的作用机理;其次,结合蓄能器作用下的调平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蓄能器对调平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合理配置蓄能器并选择其主要参数,能够使蓄能器对压力波动和压力冲击的抑制效果最大化,有效提高调平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3.
研究制约风电并网最大注入功率的影响因素对风电并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风电并网系统模型,研究了影响风电并网注入功率的主要因素。在风电规划中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并网风电的注入功率。  相似文献   
24.
为了确定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并得到快速评价围岩稳定性的方法,采用均匀化方法,将岩石和锚杆的复合体考虑成材质均匀的加固体,同时将锚杆对围岩的支护作用以附加体积力的形式作用于围岩锚固区。基于弹性力学,分析了锚固体、加固体与围岩协调变形,根据位移等效条件和围岩强度强化理论,推导出了加固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围岩与加固体协调变形力学模型,将该理论与已有理论和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锚杆支护强度对加固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高家美等~[1]的结果相近,与之相比,计算得到的理论解更接近于FLAC~(3D)数值模拟的结果,从而验证了围岩加固体理论的合理性;与锚杆其他参数相比,预紧力、锚杆长度和间排距对围岩加固体参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5.
为了保证软岩巷道围岩稳定以及确定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将局部锚固锚杆的支护作用等效为作用于硐壁表面的支护力与作用于锚固段区域围岩的体积力。基于强度强化理论,建立巷道力学计算模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FLAC~(3D)的结果进行对比,并且研究了各个锚杆参数对巷道硐壁位移以及塑性区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算例下,理论计算得到的硐室硐壁位移与塑性区范围分别为28.4 mm和6.995 m,FLAC~(3D)数值模拟得到的巷道巷道位移与塑性区范围分别为30.1 mm和7.097 m,而且在不同支护强度下理论计算值与FLAC~(3D)的结果相差均小于10%,从而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与其他锚杆参数相比,锚杆间排距与预紧力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大,在工程中应该合理调整锚杆间排距与采用预紧力锚杆。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被锚巷道围岩稳定性,将锚杆的支护作用考虑成作用于锚固体两侧的一组夹紧力与强化了锚固体强度参数,综合考虑围岩剪胀特性与中间主应力效应,建立被锚圆巷弹塑性力学模型,推导出围岩的应力场与位移场解析解,求得围岩塑性区半径表达式。算例研究表明:随着中间主应力系数增大,塑性区半径、洞壁位移与锚杆轴力均减小,最大主应力峰值增大;随着剪胀角增大,塑性区半径稍有减小,最大主应力峰值稍有增大,洞壁位移与锚杆轴力急剧增大;影响因素最不利组合(b=0,ψ=30°)与影响因素最有利组合(b=1,ψ=0°)相比,塑性区半径增大了23.49%,最大主应力峰值变化很小,洞壁位移增大了76.20%,锚杆轴力增大了1.94倍。该结果在围岩稳定分析方面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也可为锚杆支护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针对采用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组串型光伏并网集群系统存在高频谐振的问题,分析集群系统的谐振机理,提出一种高频谐振抑制方法.该方法在常规双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电容电流高频反馈、公共连接点(PCC)电压高频前馈.电容电流高频反馈具有相位超前补偿功能,使系统不会因相位裕度的降低而引发高频谐振;PCC电压高频前馈能增加系统的有...  相似文献   
28.
为揭示自激低频脉冲空气射流产生机理,探究喷嘴运行参数及结构参数对空气脉冲射流的影响,提出了自激振荡空气喷嘴设计方案,并利用Fluent软件对自激振荡空气喷嘴腔内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入口压力为0.4 MPa时,率先出现周期性脉动射流,速度脉动曲线最稳定。此外,在不同入口压力下进行了脉冲射流频率特性实验。实验发现:入口压力是产生自激振荡脉冲空气射流的重要运行参数,且存在最佳腔长61.8 mm,使脉冲射流振荡幅度最大,为空气喷嘴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为了深入研究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蜗壳压力设计,对多家设计院和抽水蓄能电站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蜗壳设计压力比以往设计均有提高,原因为现场实测结果与设计结果偏差较大。实测结果压力脉动大,而压力脉动大的原因与水泵水轮机的水轮机运行区域范围过于靠近S区或位于S区的正上方有关。本文建议水轮机运行区域范围距离S区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30.
文章通过对中小水电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探讨,详细阐释了在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