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对其降凝剂感受性影响的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建立的交互式模式识别系统,对我国各厂生产的29个基础油样品的结构组成对其降凝剂感受性(加T801 0.1%)的影响进行了模式识别处理及讨论。提取了较为稳定可靠的特征集,分类效果明显,分类器检验效果较好。基础油的化学结构组成由红外光谱信息给出,分析误差对模式识别的影响在本文中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3.
本文讨论了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与红外光谱信息的关系,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建立了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分类特征集,并通过了分类器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与其红外光谱信息之间有密切关系;在模式空间中粘度指数的变化趋势明显;基础油的粘度指数分布有相当明显的地区性。本文还发展了一种基于k-NN法的半定量粘度指数估算方法,用以解决一般模式识别技术难以解决的估值问题。  相似文献   
184.
研究纤维的动态力学性质,可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灵敏地反映纤维成形条件、结构和性质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故日益受到重视。测定纤维动态力学性质的方法很多,使用最广的是高柳素夫设计的DDV-Ⅱ型直读式动态粘弹仪。扭摆法虽也见于文献,  相似文献   
185.
孔板和分离器的计算是一项繁复的工作。过去根据国家标准 GB—2624—81用计算尺和计算器计算,很费时间,而且容易出差错。本程序解决了此问题,并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孔板和分离器都涉及到被测介质的物性计算,如压液系数、密度等的计算。而这些计算均属于同一类型,所以可把它们集中在同一个程序里,以省去重复工作,使用也很方便。(具体计算程序本文从略。)  相似文献   
186.
风电和抽水蓄能电站联合运行可以平抑风电随机波动、提升风电消纳率。文章针对多个风电场的出力不确定性,采用概率性序列方法进行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厂网协商机制的风电-抽水蓄能联合调度模式,并建立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风电-抽水蓄能互补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以风电-抽水蓄能互补系统总发电收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了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力约束、机组运行约束和系统功率平衡约束。为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并获得全局最优解,文章将原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最后使用商业化求解器LINGO进行求解。优化调度结果表明,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很好的补偿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并显著提升互补系统的总发电收益。  相似文献   
187.
王海荣  顾春生  周涵 《云南建材》2012,(11):132-133
房屋渗漏是建筑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是建筑过程中质量的不合格、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不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因此房屋的渗漏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只要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房屋出现渗漏。本文分析了房屋常见的渗漏病害成因,进而提出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技术。  相似文献   
188.
利用苯并噻二唑基半导体聚合物PffBT4T-2DT与弹性体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通过溶液相共混,采用旋涂法制备共混薄膜。并采用层压转移法构筑共混薄膜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来研究薄膜的电荷传输特性随拉伸应变的变化。结果显示,PffBT4T-2DT/PDMS共混薄膜中诱发垂直相分离结构,即PffBT4T-2DT组分富集在薄膜下层而PDMS集中在上层。PDMS引入还导致PffBT4T-2DT骨架链堆垛结构的改变,促使分子链间倾向于edge-on堆积方式。相比纯PffBT4T-2DT薄膜,共混薄膜具有优异的可拉伸性能,使其在100%的高拉伸应变下仍保持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这源于弹性的PDMS基体有效地耗散拉伸产生的薄膜内部能量。基于柔性薄膜结构表征,分析了薄膜微结构与其力学性质和电荷传输性能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9.
李振扬  王盼  张海文  周涵 《材料导报》2022,36(3):177-182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的辐射冷却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地球和宇宙的巨大温差,辐射冷却技术能够直接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外太空,不仅能够产生净冷却效果,而且避免了废热排放带来的诸多环保问题.早期研究利用涂敷法将具有辐射冷却能力的涂料刷涂在物体表面,该方法仅能实现材料的夜间降温.为了实现材料的日间辐射冷却则需要在其中引入特定结构,如多层膜结构、二维光子晶体结构、超结构等以提高它的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和大气窗口的发射率.然而,相关制备技术存在工艺复杂、制备成本高、难以宏量制备等局限性,严重阻碍了辐射冷却材料工程应用的推进.随着辐射冷却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更多先进制备技术的发展,制备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如真空蒸镀、微纳米加工技术、直接涂敷法、挤出成型技术、静电纺丝法等相继被报道,通过这些方法能够低成本地制备出较大面积的辐射冷却材料,进一步推动了辐射冷却材料及技术的应用.本文归纳了辐射冷却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对不同制备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概述了辐射冷却常用材料及其成型方式;然后介绍了辐射冷却材料常用制备方法及各自优缺点,简述了适用于特殊材料或应用场景的制备方法;最后总结了目前辐射冷却材料制备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