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碳酸钙和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17)制备了一种疏水性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少量的FAS-17可改善CaCO3在PVDF中的分散状况和提高涂层表面与水滴的接触角,同时对涂层的力学性能没有影响。该疏水涂层可显著改善铜表面的防结霜性能。  相似文献   
12.
高固含量涂料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固含量涂料的设计,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聚酯和聚氨酯涂料的合成及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远距离激光探测为背景,针对1.067mYAG调Q脉冲激光器,进行了其发射光学系统的总体设计。根据探测系统指标分析提出了发射光学系统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归纳了其总体设计方法和流程。最后给出了发射光学系统设让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高固含量乙酰乙酸基聚丙烯酸酯组分和端烯基聚氨酸组分,在碱催化剂作用下,两组分在室温下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完成交联固化制得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涂料。研究了催化剂及聚合物组成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2-乙基已酯和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核/壳乳胶粒的形态和结构,并研究了乳化剂和单体用量及加入方式对乳胶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粒径具有翻转核/壳结构,核/壳层之间形成了接枝共聚物。乳胶粒径随壳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壳单体的加入方式对乳胶粒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公共建筑能耗调查与节能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进行了能耗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根据建筑设备全年运行记录的数据,对浙江省各类型建筑能耗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浙江省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策略,这对于改善浙江省建筑能耗状况,降低浙江省建筑能耗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稀土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稀土在涂料中起到的催干、发光、催化等作用,分析了其在重点应用领域中的作用机理,较为全面地讨论稀土在涂料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纳米氧化锌改善丁腈橡胶摩擦学行为的微观机制,考察纳米氧化锌增强丁腈橡胶的原子运动速度、剪切动力学与摩擦因数。结果表明:在剪切条件下,纳米氧化锌增强丁腈橡胶分子链段沿剪切方向分布完整连续,纳米氧化锌的存在提高了丁腈橡胶分子链的刚性;纳米氧化锌增强丁腈橡胶上下摩擦界面的原子运动速度峰值分别比纯丁腈橡胶材料的低11.8%与37.1%,说明纳米氧化锌的存在限制了胶料摩擦表面原子的热力学运动,减小了胶料摩擦剪切变形的程度;与纯丁腈橡胶材料相比,纳米氧化锌增强丁腈橡胶具有更低的摩擦因数,纳米氧化锌的存在增强了橡胶分子链的结合力,提高了胶料抵御剪切变形的能力,改善了胶料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自行搭建采用套片蛇形管滴淋式发生器的吸收制冷实验装置,并进行发生器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发生器部件传热存在一个最佳的滴淋稀溶液循环量。随着发生器入口热水温度的增加,发生器热负荷及发生温度均增加。在较小滴淋密度条件下,随着稀溶液滴淋密度的增加,溶液在发生器管外的扰动增强,对流传热系数也随之增加。在实验工况范围内,发生器管外侧对流表面传热系数在150—480 W/(m~2·℃)之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耦合双回路冰箱样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同时在标准工况下测量了系统耗电量,并与现有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在耦合运行后,冷藏循环负荷增加导致两台样机冷藏循环的冷凝压力比耦合前分别上升23 k Pa和40k Pa,蒸发压力比耦合前分别上升18 k Pa和32 k Pa,同时还造成冷凝器和蒸发器出口温度的上升;耦合运行对于冷冻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冷凝压力及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的下降。其中样机Ⅰ冷冻循环的冷凝压力下降27 k Pa,过冷度下降1. 4℃。样机Ⅱ由于独立运行时冷凝器出口过冷度较小,耦合运行后冷凝压力下降超过160 k Pa,导致冷凝压力低于环境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冷凝器中没有潜热交换。标准条件下的耗电量实验表明,耦合双循环冰箱系统比改造前的传统冰箱系统节能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