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11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6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7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7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浸渍-液相还原法,以氯铂酸溶液为原料,VulcanXC-72R碳为载体制备不同碳载铂比例催化剂,由TEM结果分析后得到催化活性较好的50%碳载铂催化剂。再以50%碳载铂为催化剂,分别用改性质子交换膜和非改性质子交还膜Nafin膜为载体,采用层压复合法按照常规的电化学两电极结构研究制作燃料电池型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结果表明利用此种方法制作的电化学传感器,不仅得出改性和非改性质子交换膜的区别,而且能够有效的检测一氧化碳气体,并能够克服全液体电化学传感器因为漏液寿命短和腐蚀电路板的缺点。 相似文献
42.
43.
44.
利用未面修饰技术,对掺杂CaO的半导体酒敏器件进行表面处理,制成了高选择性的乙醇敏感器件。研究了该器件的选择性、灵敏特性、长期稳定性等,结果表明,该器件对低辛烷值的汽油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具有极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利用DK-Ⅱ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仪,对东濮凹陷沙三2亚段烃源岩开展烃源岩有限空间油气生排模拟研究,结果揭示烃源岩的生排烃演化呈现出4个阶段,即烃源岩在Ro值小于等于0.72%的阶段为相对缓慢生油阶段,生成的油无法排出;Ro值介于0.72%~0.80%之间的阶段为烃源岩快速生油阶段,但生成的油仍主要残留于烃源岩中;在Ro值为0.80%~1.00%时干酪根生油已结束或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大分子"油"向小分子"油"转化,该阶段油可以排运在烃源岩上、下邻接的砂岩层以及烃源岩表面及裂缝内,这为东濮凹陷及其他盆地或凹陷在以烃源岩为主体的发育带寻找非常规油气藏提供了依据;在Ro值大于1.00%时主要进入油裂解成气阶段,但即使在Ro为2.0%甚至2.4%时,生成的油也没有全部裂解成甲烷气,主要还是以油的形式存在,启示可以打破传统认识在更深的层位寻找石油。 相似文献
46.
东濮凹陷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时期为1个盐湖盆地,自下而上发育了4套厚层盐岩,盐湖成因历来争议颇大。笔者在研究东濮凹陷沉积背景及沉积旋回的基础上,对东濮凹陷火山岩、盐岩及碎屑岩地层的垂向及平面组合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东濮凹陷盐湖发育阶段与构造演化关系十分密切,盐湖发育期与凹陷强烈断陷期吻合。因此,结合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沉积充填史、火山活动史,综合分析了盐岩发育旋回的特征。东濮凹陷盐岩可划分为2大旋回,每一旋回又可分为初始裂陷期、强裂陷咸化高水位期、过补偿萎缩期3个阶段,据此建立了东濮凹陷拉张性盐湖盆地充填演化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丰富了东部拉张型咸化湖盆充填演化理论。 相似文献
47.
48.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地震属性研究,建立了东濮凹陷濮城构造带沙三中亚段沉积相模式,针对研究区"高隆深洼"的地质特点,结合砂岩和泥岩波阻抗随埋藏深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去压实波阻抗反演方法,在沉积相模式指导下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储层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相泥—滩坝沉积体系,其中兰聊断层下降盘陡坡带发育2个扇三角洲,濮城背斜带为滨浅湖滩坝沉积,储层预测结果揭示出砂体厚值区围绕2个扇三角洲以及濮城背斜带的2个坝主体分布,在2个扇三角洲之间局部发育较厚砂体,其他地区为砂体厚度低值区,砂体展布特征符合沉积规律。在濮城背斜带与濮城次洼之间的斜坡地区,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以及2个扇三角洲之间的滩坝砂体具备形成岩性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条件,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49.
根据烃源岩热压模拟实验,结合温度—压力相图分析,研究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油气资源在生排、运聚阶段相态的类型及演化特点.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因埋深不同导致热演化程度不同,生、排油气相态的类型各异,主要包括重质油、常规油、挥发性油、凝析气和湿气—干气相态;运聚过程中油气相态的演化主要体现为油溶天然气出溶、原油稠化、原油裂解成气和原油逆蒸发反溶于气,其中中浅层主要为油溶天然气出溶,受温压和烃类组分双重因素控制,深层则主要为原油裂解成气,受温压条件的影响明显.在生排、运聚过程中油气相态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相态类型的统计结果,确定了文留地区不同相态类型油气藏的垂向展布规律,深层以气藏为主,中浅层以油藏及临界态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