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9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10篇 |
建筑科学 | 14篇 |
矿业工程 | 20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2篇 |
水利工程 | 7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无线电 | 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基于Abaqus软件对TC4合金的切削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切削仿真。选用J-C模型作为工件材料的本构模型,通过改变切削速度、切削深度以及刀具前角,分别观察各切削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际试验对仿真得到的切削力、切削温度以及锯齿形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验证了仿真结果具有很强的可靠性,说明有限元分析可以在节约试验成本的基础上,便于研究人员对其过程中的很多结果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52.
53.
在桩基领域,随着基础设施建筑对桩基础承载能力和桩孔垂直度的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常规桩基成孔监测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在钻探领域,随着深井、超深井、科学钻探井及水平井的成井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地层因素、工艺技术等导致的实际钻孔轨迹偏离设计轨迹的井斜问题愈发突出,井斜的监控变得越来越严格,现有仪器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钻孔轨迹测量的高精度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梳理了随钻测斜技术发展现状,并结合地质岩心钻探、旋挖桩孔施工工艺特点,提出实现绳索取心钻探钻孔轨迹和大直径长钻孔灌注桩孔垂直度高精度实时监测的方案,这一思路的推广将对指导施工操作、保证钻孔/桩孔的整体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4.
互联网从一个实验网络成长为如今的超复杂系统,其服务性能一直备受关注.网络性能作为衡量网络服务的重要指标,广泛地应用于服务选择、拥塞控制、路由选择、网络性能优化、未来网络体系架构设计等方面.针对这些应用需求,学术界提出了众多的网络性能测量技术.互联网性能测量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其测量范围从小规模网络发展到覆盖全球,测量目标从点到点测量发展成大规模分布式P2P测量,测量对象从QoS转变到基于用户感受的QoE,其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传统的“所见即所得”测量、路径拟合的大规模分布式测量以及大数据驱动的QoE测量,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测量技术.最后,分析了互联网和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对网络性能测量技术带来的挑战,指出了未来需要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5.
钻井利器的故事之“铝合金钻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科学的发展对地球深部数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入地"重要手段的科学超深井工程是研究深部地质学的重要方法,被誉为是"伸入地壳的望远镜"。与钢钻杆相比,铝合金钻杆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质量轻、比强度高、钻进深度深、所需能耗少),已成为难进入地区、大位移井、超深井等钻柱设计的优选方案。本文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钻柱与钻杆的区别、钻柱的使用极限长度、铝合金钻杆的技术优势及其现存的不足之处,以此提高对铝合金钻杆的认识,促进铝合金钻杆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论述工业上第一个电可编程模拟电路器件EPAC的功能、使用方法与优点,并利用它做成了一个多功能在线循回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58.
龙开口水电站的泄洪消能防冲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龙开口水电站泄洪流量大且坝址处主河床狭窄,泄水建筑物布置在主河床,电站置于右岸紧靠泄水建筑物.对于此类工程,消能防冲是主要问题.以水工模型试验为手段,通过多个试验方案,研究了溢流坝和泄洪中孔的消能效果、挑射水流消能后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问题、下游河床及两岸的冲刷情况以及电站尾水出口水面波动情况.经对比分析并综合考虑消能防冲与发电相互影响因素,提出最优枢纽布置方案和泄水建筑物结构型式,另外也为岸坡防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研究成果对大流量窄河床条件下的重力坝泄洪消能工程设计和同类型模型试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龙开口水电站的泄洪消能防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开口水电站泄洪流量大且坝址处主河床狭窄,泄水建筑物布置在主河床,电站置于右岸紧靠泄水建筑物.对于此类工程,消能防冲是主要问题.以水工模型试验为手段,通过多个试验方案,研究了溢流坝和泄洪中孔的消能效果、挑射水流消能后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问题、下游河床及两岸的冲刷情况以及电站尾水出口水面波动情况.经对比分析并综合考虑消能防冲与发电相互影响因素,提出最优枢纽布置方案和泄水建筑物结构型式,另外也为岸坡防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研究成果对大流量窄河床条件下的重力坝泄洪消能工程设计和同类型模型试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