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秋实 《电工技术》2017,(11):36-37
采用EMTDC软件对直流融冰装置零功率试验原理及其直流电流、谐波特性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直流融冰装置零功率试验中触发角越小,短路直流电流越大,换流器内部的电压降越大,直流端口电压越低;直流电流特征谐波为12k1(k1=1,2,3…)次谐波。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以装配式梁柱节点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型端板式装配梁柱连接节点,结合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模拟不同位移荷载作用下节点受力性能获得荷载位移曲线,并在相同边界条件和受力状态作用下与现浇结构梁柱节点受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端板式梁柱连接节点通过螺栓将梁柱两端型钢端板进行连接,与传统现浇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发展规律基本一致;新型节点增强了节点的刚度和强度,节点承载能力远高于传统现浇节点;梁在负弯矩作用下,梁上型钢端板应变变化范围较大,在梁端上部应力最大,并由上至下、由腹板向端部逐渐减弱。通过对比分析,该新型端板式装配梁柱连接节点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强节点"的概念设计,可为装配式节点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根据俄罗斯解密的有关档案资料可知,共产国际执委会要提拔忠于莫斯科的“年轻的共产国际派”王明等人,为此,远东局负责人米夫不遗余力地支持和执行莫斯科的指示,使刚刚召开过六届三中全会不久的中共中央又被迫接着召开六届四中全会,主持召开六届三中全会及会后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和周恩来成为六届四中全会火力批判的主要对象,全会对中共中央委员会进行了改选,王明等人进入中共高层领导机关。此后,中共和中国革命为这一高层领导的变动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  相似文献   
54.
分析了Yb:YAG板条激光器波前畸变的基本特征,结合光斑形态和功率密度,提出了采用水冷式13单元一维变形镜和95单元二维变形镜相结合的双变形镜组合模式对Yb:YAG板条激光器的波前畸变进行闭环校正。针对输出激光的特征进行了校正需求分析和校正能力分析,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一维变形镜和二维变形镜的仿真及优化设计,同步开展了哈特曼和高压驱动系统等硬件的研制。研制出的变形镜经受了满功率出光考核,验证了内循环冷却装置对水冷式变形镜的冷却效果,随后在闭环校正实验中,将激光器的开环光束质量β=9.03提升至闭环的1.98,验证了双变形镜组合模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对Yb:YAG板条激光器光束质量校正的能力。  相似文献   
55.
结合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研制一种新型凝汽器虚拟实验装置,并介绍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详细论及了以凝汽器为研究对象的虚拟实验装置的结构和软硬件设计方法.该装置具有软硬兼备的实验功能,适用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研究人员.以Borland c++Builder6.0作为开发平台,完成程序编写和调试.系统软件各种函数以模块形式封装,利于扩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56.
针对传统配网不停电作业培训方法存在组织时间长、成本高、规范性差、易受现场条件限制等问题,利用云计算领域的服务器虚拟化、并行编程、分布存储等技术,设计一套分层、易扩展的云平台仿真培训系统架构,建立基于云计算的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平台,可实现仿真培训资源的动态调配和教学资源的共享管理。实践表明,该系统通过模拟配网现场作业环境和操作流程,能直观形象地展现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操作技巧与易错难点,为配网运维检修技能训练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培训手段。  相似文献   
57.
为实现对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仿真研究,以长间隙流注–先导的起始和发展机制为基础,结合带电作业组合间隙放电试验观测现象,建立了带电作业组合间隙放电发展物理模型。考虑作业人员和先导–流注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的共同作用,采用模拟电荷法(CSM)建立了组合间隙中空间电场分布的计算模型,通过耦合流注–先导的发展和转化过程,实现了对组合间隙的击穿电压、先导–流注放电发展的空间位置和空间电荷等特征量的准确计算,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组合间隙放电特性的仿真研究表明,作业人员位置改变引起的空间电荷量和先导起始的变化对组合间隙放电发展具有双向作用,引起的最低放电位置在人员距导线0.4~0.45 m区域内,与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8.
以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了主要元件参数的计算及确定。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