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6篇 |
化学工业 | 11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89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7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研究了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在改善纸基材料水蒸气(极性气体)和氧气(非极性气体)阻隔性能上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壳聚糖/聚乙烯醇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复合方式(共混和分层)对纸基材料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机械性能和涂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质量比的降低,纸基材料的水蒸气阻隔性能逐渐增强,同时氧气阻隔性能逐渐降低;壳聚糖/聚乙烯醇分层涂布纸的水蒸气和氧气透过量均低于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涂布纸。当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时,壳聚糖/聚乙烯醇分层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量和氧气透过量分别为9.36 g/(m~2·d)和31.93cm~3/(m~2·d);与纯壳聚糖涂布纸相比,水蒸气透过量降低了约92%,与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涂布纸相比,水蒸气透过量降低了约68%,氧气透过量降低了约67%。 相似文献
75.
利用金属-多酚网络(metal-polyphenol network,MPN)和不同程度羧基化改性制备的纤维素微纤丝(cellulose microfibrils,CMF)与胶原纤维(collagen fiber,CF)共混制成复合膜,探究CMF改性方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N改性的CMF能使复合膜抗氧化性能提高51.49%,断裂延伸率和阻光性也有显著提高;MPN和高含量羧甲基共同改性的CMF能最大程度降低MPN对复合膜机械强度的影响;MPN和高含量羧乙基共同改性的CMF能使复合膜对水蒸气和氧气的阻隔能力分别提高1.30 倍和3.48 倍。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不同方式改性的CMF与CF之间是物理交联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从而为提高复合膜的性能以更好地应用到食品包装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76.
纸张增湿强树脂是造纸工业中一类重要的湿部添加剂,进一步了解其制备和熟化阶段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其更好的发挥作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湿强树脂在这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关于微粒助留技术作用机理的新解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着重论述了运用胶体物质的不稳定性理论,解释微粒子助留技术的作用机理。加入纸浆配料中的微粒子通过降低能够干扰高分子聚合物作用行为的胶体物质的稳定性,来提高高分子聚合物的助留效果。 相似文献
78.
本文研究了二氨基二苯乙烯类型的荧光增白剂(FWAs)对阔叶木BCTMP浆的光稳定作用。在BCTMP手抄片表面涂饰0.1%~0.5%的FWA可以抑制返黄程度的25%。用聚乙二醇可以改善FWA的光稳定效果,可能是它改善了FWA在纤维表面的覆盖情况。对FWA处理过的BCTMP手抄片,白度(不包括荧光增量)检测表明,FWA对抑制光致返黄具有明显的作用。抗老化剂和FWA协同处理BCTMP,可全面改善BCTMP的光稳定性。
应用:FWA在BCTMP或BCTMP/kraft浆料中的应用效果表明FWA可以降低含高得率浆纸页的返黄。 相似文献
79.
80.
以桉木硫酸盐法蒸煮黑液木质素和Fenton污泥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法制备磁性活性炭(MAC),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MAC的物相结构进行表征,评价了MAC对亚甲基蓝和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A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磁分离性能,其BET比表面积为1079 m~2/g,饱和磁化强度为5. 79 emu/g,XRD分析发现磁性来源于Fe_3O_4或γ-Fe_2O_3;当MAC用量为0. 5 g/L,亚甲基蓝和苯酚的初始浓度分别为300 mg/L和200 mg/L时,MAC对亚甲基蓝和苯酚的平衡吸附量分别达到了288 mg/g和98 mg/g;MAC对亚甲基蓝和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MAC对亚甲基蓝的等温吸附过程,而Langmuir模型在描述MAC对苯酚的等温吸附过程更佳;MAC经过5次再生仍能达到原平衡吸附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