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49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19篇 |
矿业工程 | 12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8篇 |
水利工程 | 12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 |
冶金工业 | 12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硫化铜矿的细菌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从内蒙古炭窑口硫铁矿矿井水中分离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对内蒙古炭窑口、东升庙和霍格气多金属硫化矿的硫化铜矿进行了生物氧化没出试验,对影响浸出的重要因素,如矿石粒度、矿浆浓度、矿石种类及细菌接种量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2.
84.
通过对合成基钻井液用酯、醚、聚α-烯烃(PAO)、缩醛、线性烷基苯(LAB)、线性烷烃(LP)、线性α-烯烃(LAO)、异构烯烃(IO)等基液的研究,开发出理想的合成基钻井液基液.合成基钻井液具有显著的优良性能,并兼有水基和油基钻井液的优点,在页岩抑制能力,润滑能力,抗污染能力,密度范围,腐蚀性和维护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研究和实践证明,合成基钻井液对环境影响很小,是比较理想环保型钻井液.除用于特殊环境要求的海上钻井外,还可用于深井、水平井、大位移定向井以及大段盐膏层、强水敏地层等复杂条件的钻井. 相似文献
85.
针对薄基岩厚松散层深部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状况,在压力拱假说、应力壳理论和普氏理论基础上建立采场裂隙带几何模型,推导出工作面覆岩裂隙带计算公式,结合数值模拟对几何模型及工作面覆岩裂隙带公式进行验证,并对工作面覆岩裂隙带高度及矿压显现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场裂隙带几何模型较为合理,与采场上覆岩层裂隙带空间分布特征相一致;工作面覆岩裂隙带公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解释工作面方向上"抛物线"状的矿压显现规律;工作面覆岩裂隙带高度和矿压的比例系数最小值及变化率与工作面长度呈负相关,与采高及采深基本不相关;工作面覆岩裂隙带高度及矿压,强线性相关于采高、岩层硬度系数,弱相关于工作面长度和采深。 相似文献
86.
87.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涉及燃气的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增加,在用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也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如何采用不开挖的方式对在用埋地燃气管道腐蚀层质量进行检测,以实现全管道检测来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同时降低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成为燃气管道检测中的重点。通过介绍交流电流衰减法(ACAS)和交流电位梯度法(ACVG)在埋地钢质燃气管道外腐蚀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并对疑似破损点进行开挖,验证了PCMX技术对埋地燃气钢管防腐层不开挖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对PCMX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为今后开展埋地钢质燃气管道防腐层状况的不开挖检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给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和定期检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8.
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中意合作的生态示范性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意合作的生态示范性建筑的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SIEEB)在建筑形态、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智能化系统、太阳能发电等几方面采用了相应的节能策略,并通过建材选择、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环保节能办公建筑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9.
分别采用CEB-FIP模型、ACI模型、BP模型和GL2000模型对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进行了计算分析,且对相同条件下各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原因,最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