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7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左盘无铆型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经导管植入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20只健康成年犬,经皮房间隔卵圆窝穿刺、球囊扩张术建立犬PFO模型。将20只犬分为实验组(植入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和对照组(植入双铆型PFO封堵器),每组10只。术后1、2、3和6个月分别通过对心脏大体标本、光镜、电镜检查,评价新型封堵器植入后内皮化过程,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20只犬均成功进行了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和球囊扩张术,右房造影可见对比剂由右房进入左房,成功建立了犬PFO模型。 实验组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植入成功率为10/10,对照组成功率为9/10。19只犬术后1、2、3和6个月分别取出心脏大体标本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两组PFO封堵器的位置均无移位,无合金丝断裂,封堵器表面未见血栓形成和赘生物附着。术后1个月实验组封堵器双侧盘面可见薄层透亮组织覆盖,病理和电镜检查证实为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盘面无血栓和赘生物。至术后6个月,封堵器表面组织逐渐增厚,封堵器边缘与周围心脏组织融合。术后1个月对照组封堵器左侧盘面除中央铆钉外可见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覆盖,术后6个月1只犬的左盘铆钉上仍无组织覆盖。结论 新型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设计科学,与双铆型PFO封堵器相比较,完全内皮化的时间缩短,可有效的封堵PFO,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评价应用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3月对41例HOCM患者行PTSMA治疗,术后随访临床症状,评价活动耐量,超声评价心脏形态学。结果 术前超声测定患者室间隔厚度为(22.2 ± 4.1)mm,压力阶差为(99.2 ± 38.3)mmHg,左心导管检查测定压力阶差为(85.0 ± 27.9)mmHg,无水乙醇注射量平均为(2.3 ± 0.7) ml,分别消融1 ~ 2支前间隔支血管,第1间隔支消融32例,消融第2间隔支7例,消融第1和第2间隔支2例,术后即刻导管测左室流出道压差为(27.5 ± 19.4)mmHg,超声测定压力阶差为(39.0 ± 19.8)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消融后室间隔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5例患者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于1周内恢复,1例1周后未恢复,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无围术期死亡,随访1 ~ 9年,6例失访,32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持续改善。1年随访室间隔厚度为(21.6 ± 3.4)m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为(36.7 ± 17.6)mmHg,与术后(39.0 ± 19.8) 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例患者随访期间症状复发,其中2例患者转外科行室间隔肌肉切除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过程中无死亡病例,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PTSMA能有效降低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改善活动耐量,安全性好,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