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30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探究RKEF工艺中颗粒形状及尺寸对烟道颗粒沉积率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和DetNorskeVeritas(DNV)理论,建立了烟道中炉气-颗粒气固两相的多尺度的颗粒沉积模型,精确预测了烟道中颗粒的沉积位置和沉积质量,并通过数值模拟来探究烟道内的沉积率与颗粒大小及形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个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揭示矿热炉运行过程中电磁、温度、化学反应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该模型不仅将电磁理论、多相流动、传热、还原反应整合到统一的计算框架中,还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s)将电弧热、焦耳热和化学反应热加入到能量方程源项中.研究了不同电极插入深度下的熔池温度分布,并分析了熔池不同位置处的还原反应量.结果表明:随着电极插入深度的增加,熔池温度不断升高;在磁场作用下,熔池底部温度分布均匀;熔池区内氧化镍比铁氧化物还原更彻底,而坩埚区内镍铁氧化物均被彻底还原;当电极插入深度为 2.1 m和2.2 m时,有助于提高炉料温度,适用于升温阶段;当电极插入深度为2.0 m时,炉料温度和铁氧化物的还原量更为均衡,适用于稳定熔炼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以高炉渣的主要成分CaO-Al2O3-SiO2三元渣系为研究对象,用瞬态热丝法,研究此体系下温度及组成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区,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直线形式略有增加;在高温区,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且导热系数随组分中非桥氧NBO/T数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干燥学科发展的新态势及干燥微观领域的研究状况,简单介绍了格子气自动机法的发展状况及FHP模型与扩展模型LG的模型原理,并用LG模型对液体的相变过程进行模拟,从模拟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气泡的产生、生长、分解过程。在模拟相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LG模型应用在干燥微观领域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格子气自动机方法的原理与特点.用该方法模拟非饱和多孔介质微观干燥过程,实现多孔介质干燥时内部湿分分布状态、迁移特征的可视化;分析影响干燥过程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多孔介质干燥过程,实现对多孔介质微观干燥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格子气自动机方法的概念与原理,并用该方法对多孔介质液体吸附和微观干燥现象进行模拟,模拟得到了微观干燥过程湿分迁移特征及干燥特征曲线,模拟结果与文献相符合.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微观的多孔介质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7.
应用FLUENT软件,采用k-ε模型对CO/H2/N2的湍流高温低氧燃烧进行模拟,得到不同空气预热温度下温度场、流场、组分分布特性及变化规律.针对模拟结果,从自由基基元反应动力学理论出发,采用详细的化学反应模型,结合Kintecus化学计算软件进行煤气高温低氧燃烧的数值模拟,得出火焰温度、各种自由基浓度、NOx浓度等变化规律.结合两方面分析结果找出变化规律,为实际燃烧中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影响因素的传热机理,建立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物理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通过研究分析热流密度、倾角及工质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蒸发段相体积分数云图、内部换热系数曲线图及温度场。结果表明:冷凝段的换热机理为相变膜状冷凝,蒸发段换热机理为沸腾换热;工质的种类对热管性能的影响很大,热管在运行中存在换热性能最佳的状况;各因素影响热管换热效率的主要机理是气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实现以“两性一度”为标准的“金课”教学目标,需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文章提出“四位一体、多元协同”的课程激励策略,包含课程积分、学习预警、弹性评价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四个部分,并以力学类课程为例介绍该策略的实施。实践表明,该策略的实施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对“金课”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究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传热混沌,以及操作参数对其混沌性和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混沌特征参数与传热性能间的联系。通过搭建实验台测量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稳定运行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管壁温度信号,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混沌理论研究处理测量的温度脉动信号,绘制吸引子轨迹图,建立最大Lyapunov指数与传热特征参数的联系,揭示传热性能与混沌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具有确定性混沌行为,操作参数对混沌性和传热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混沌性与传热性能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