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20篇 |
化学工业 | 16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10篇 |
矿业工程 | 76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2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1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针对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大空间采场易出现大周期强矿压现象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大空间采场上覆远场关键层破断形式及其对采场矿压显现的影响机制。首次提出大空间采场覆岩远场关键层"横O-X"破断的"三角板"结构力学模型,并初步分析了"三角板"结构的动态失稳过程,指明远场关键层"三角板"结构失稳是引发采场出现大周期强矿压显现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也得到大同矿区特厚煤层开采实践的证实。此外,远场关键层破断影响采场矿压的现象在神东矿区亦有发生,且其"横O-X"破断特征也得到了地表采动裂缝形态的验证。研究结果可为大空间采场强矿压显现的科学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2.
对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内的低频非声振荡提出了理论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对进敢道质量注入扰动和压力室压力扰动进行闭环反馈分析,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呈现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3.
64.
车辆室内噪声是汽车NVH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使用full window法来评价整车内饰件中相关材料的隔吸音性能的方法,利用倍频图和Front/back图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车辆内饰相关部分对于整车噪声的贡献量;以及通过修改相关内饰件的设计和组合来改进车内噪声,同时也为汽车制造商内饰件的开发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65.
由于单松弛(LBGK)格子Boltzmann模型在用反弹格式处理无滑移边界时存在缺陷。基于孔隙尺度,采用多松弛(MRT)格子Boltzmann模型研究封闭方腔内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融化过程,其中,通过焓方法考虑相变潜热。分析了Rayleigh数和Prandtl数对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的多松弛模型能很好的预测导热和对流融化过程;多孔介质的导热融化界面不再与垂直壁面平行,自然对流融化界面呈现不规则形状;Rayleigh数和Prandtl数对多孔介质的融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6.
67.
68.
长壁充填开采中充填步距是事关充填密实程度、减沉效果及生产效率的关键参数。为了确定浆体膨胀复合材料充填开采中的充填步距,建立了充填体与顶板压力作用关系的力学模型,结合关键层理论确定了直接顶载荷、充填体载荷与充填步距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以王庄煤矿充填开采工作面为背景,理论分析了井下充填体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增长特征,得出浆体膨胀复合材料充填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强度条件;分析了采空区内不同龄期的浆体膨胀复合材料充填体的受力状态,得出了保证充填体稳定及减沉控制效果的极限充填步距为7.2m。研究成果在王庄煤矿试验工作面得到了成功应用,为类似条件下充填步距的合理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针对大同矿区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周期性发生液压支架立柱大幅下缩甚至压死支架的工程技术难题,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特厚煤层开采远场覆岩结构失稳机理。提出了远场"三角板"结构运动影响特厚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的理念,建立了远场关键层"横OX"破断形成的"三角板"结构力学模型,确定了该"三角板"结构滑落失稳和回转变形失稳的理论判据;结合同忻煤矿现场实例,预计了远场关键层"横O-X"破断"三角板"结构块体的几何尺寸,并分析了此"三角板"的走向长度及回转程度对其自身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板"的走向长度和回转程度越大时该结构越容易失稳。同忻煤矿8202工作面临空侧回风平巷超前段底臌变形特征间接验证了远场关键层发生"横O-X"破断的规律。据此提出超前预裂远近场关键层以及在"三角板"结构下工作面实行快速推进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0.
针对我国水体下保水采煤的理论与实践,就采动覆岩导水裂隙演化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保水采煤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结果表明:导水裂隙作为地层含水层破坏与地下水漏失的主要根源,其动态发育与发展直接受控于覆岩关键层的破断运动;因而,可按具体开采条件下覆岩关键层的赋存情况进行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从而科学指导水体下保水采煤对策的制定。依据水体下保水采煤所包括的4个层次的内涵,分别从顶板突水灾害防治、含水层原位保护、采动破坏含水层的再恢复、采动漏失水资源的转移储存与利用等4个方面,进行了相关保水采煤技术研究进展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