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混凝土经历常温(10℃)至-40℃及-80℃两种温度区间的冻融循环作用试验,考察混凝土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受压强度变化规律和不同低温冻融循环作用温度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降温度下混凝土的破坏声响短暂而清脆,呈现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而10℃时破坏声响则稍长且沉闷。随低温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试件破坏偏心现象逐渐显现。经历两种不同温度区间冻融循环作用,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上限温度时混凝土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呈平稳波动状;下限温度时则对冻融更为敏感且不同温度区间的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别。混凝土受压强度在下限温度为-80℃时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下限温度为-40℃时则基本上呈平稳波动,但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增加两者的差异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高强混凝土在浓度为4%NaCl溶液中冻融循环后的性能退化,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高强混凝土盐冻环境下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表面损伤越来越明显。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上升,试样的质量损失率逐渐上升,且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试样的质量损失率逐渐上升。粉煤灰掺量越高,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越明显。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初始抗压强度逐渐下降。在同一循环次数下,粉煤灰掺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越明显。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粉煤灰混凝土在盐冻环境下的质量损失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C50混凝土经历常温分别降至-40,-120,-190℃及再回温试验,探讨其受力及热变形性能随温度及其作用方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常温降温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均大于常温,且随作用的温度降低而增大,但后期趋势减缓;而经历常温降温再回温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则均小于低温时,且随两者差值的增大,基本上呈线性下降趋势。其中弹性模量的下降幅度很小。经历超低温作用混凝土的降温阶段的热变形随温度降低,开始增大然后呈变缓趋势,其回温阶段则与之不同,且存在残余热变形;相应的热膨胀系数在超低温温度较低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54.
程荣  艾立群  洪陆阔  李强  李亚强 《钢铁》2016,51(7):28-33
 为了探究2 mm厚的铁碳合金薄带固相脱碳规律。试验以Ar-H2-H2O为脱碳气氛,在可控气氛管式炉内对Fe-C合金薄带进行脱碳。把初始碳质量分数为4.15%和3.20%的2 mm铁碳合金薄带分别放入加热场中,然后控制不同加热温度和脱碳时间进行脱碳研究。结果表明,碳向反应界面的扩散是脱碳反应的限制性环节,脱碳温度的升高和脱碳保温时间的延长均有利于脱碳,初始碳质量分数不同的铁碳合金薄带前期脱碳速率相同。由于薄带较厚,恒温脱碳不能达到脱碳要求,从而提出了分段加热脱碳法,脱碳效果良好,初始碳质量分数为4.15%的铁碳合金薄带70 min可脱到0.28%,初始碳质量分数为3.20%的铁碳合金薄带50 min可脱到0.23%。  相似文献   
55.
根据风机齿轮箱故障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EMD)和BP神经网络的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小波去噪。然后,对故障信号进行EEMD分解,将其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之和,选取若干含有主要故障信息的IMF分量做进一步分析。最后,从各IMF分量中提取故障信号能量特征参数,将归一化后的能量特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参数进行故障诊断。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9%左右。可以准确、有效的对风机齿轮箱进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56.
级联潜热蓄热技术是平衡可再生能源利用与供需差距的一种有效技术,提高级联相变蓄热系统的蓄热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相变材料高度对级联相变蓄热装置蓄热量和(火用)效率的影响,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可靠且不失拟的回归方程对每层相变材料高度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每层相变材料高度对蓄热量和(火用)效率会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并且每层高度的交互作用也会对蓄热量和(火用)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回归方程满足回归试验的显著性检验以及失拟性检验。通过回归方程得出在3600s时间段内蓄热量最大时的4层相变材料的最佳高度比为1:3:4:4,最大蓄热量为27.02MJ,在此时间段内(火用)效率最大时的4层相变材料最佳高度比为4:3:4:1,(火用)效率最大为71.26%。运用此方法可以建立任何时刻蓄热量以及(火用)效率与相变材料高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利用新型液固分离技术制备40%(体积分数)-金刚石/Al复合材料封装基板,通过SEM、EPMA和XRD观察和分析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及界面结构,分析金刚石颗粒尺寸(90、106、124和210μm)对金刚石/Al复合材料热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致密度随金刚石颗粒尺寸增加呈现先增加后急剧降低的规律,在颗粒尺寸为10...  相似文献   
58.
将“1+X”证书制度融入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以及该种教学模式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明确了“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价值;然后对“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最后论述了数控技术专业实行“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粉煤灰制备聚硫酸铝铁混凝剂及处理乳品废水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铝铁的溶出率为评价指标,衡量直接酸溶、添加助溶剂酸溶和碱熔焙烧后再酸溶等三种方法提取粉煤灰中金属元素的能力。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碱熔焙烧后再酸溶效果最好,溶出液中Al、Fe浓度分别为5 734 mg/L、2 336 mg/L,相应溶出率为15.5%、26.4%。利用溶出液通过慢速加碱法可制取聚硫酸铝铁混凝剂,对乳品废水的COD_(Cr)去除率为57.5%,SS去除率为93.1%。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1.5 mm厚的铁碳合金薄带固态下的脱碳规律,试验以初始碳质量分数为3.2%,1.5 mm厚的铁碳合金薄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真空气氛脱碳炉内通入一定比例的Ar-H_2-H_2O混合气体营造出弱氧化性气氛,在保证铁基体不发生氧化的前提下,分别将试样加热到1 293、1 353、1 413 K保温脱碳10~50 min,以气-固反应的形式对薄带进行脱碳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脱碳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111.9 k J/mol;脱碳温度的高低对脱碳效果影响显著,拟合得出1.5 mm厚的薄带最终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式为w_t=3.2e~((0.196 12-1.62×10~(-4)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