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8篇
电工技术   228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89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52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69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告警直传以及远程浏览是实现变电站"调控一体化"的重要技术原则。告警直传的实现方式以及相关的传输协议等都在相关的标准文件中有明确的规定。本文就变电站的调控数据告警直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2.
风能为间歇性能源,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将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在分析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需要考虑风电场输出功率波动范围大的特点。对于某些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随着风电场建设规模的扩大,风电场装机容量在当地负荷中所占的  相似文献   
43.
根据茨哈峡水电站右岸泄洪雾化影响区岩质高边坡发育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高边坡潜在的4种可能变形破坏模式。通过分段建模,改变材料参数的形式而维持原几何模型不变的方法来模拟四种破坏模式。计算初始工况、加固处理工况、加固处理后泄水雾化工况等情况下的应力场和塑性区,并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破坏模式四最为危险。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44.
砂岩三轴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三轴卸荷破坏试验,分析研究砂岩在卸荷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及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岩体卸荷破坏时脆性特征非常明显,相比于加载破坏,卸荷破坏更加突然和剧烈,岩体破碎程度更高;卸荷过程中轴向变形随围压降低不断增加,在开始卸荷阶段增加较慢,当卸荷量达到一定值后,变形突然增大,很小的卸荷量就会引起较大的变形。根据卸荷过程中岩体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特征,将卸荷量作为重要参量,假定岩体在卸荷损伤屈服阶段符合Griffith屈服准则,接近极限破坏强度时符合Hoek-Brown屈服准则,认为卸荷造成岩体屈服发生塑性变形后,岩体卸荷条件下的屈服函数随卸荷量在Griffith准则和Hoek-Brown准则间呈线性变化,推导考虑卸荷应力状态的弹脆塑性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5.
文章针对中型以上水电站(厂)企业工程的特点,根据当今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可能遭遇的较大洪灾,提出了加强水电企业防汛文化建设的举措,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防洪抗灾,增强安全防汛抗灾意识,识大体、顾大局、同心协力、团结奋力抗洪,确保工程安全度汛,尽量减免由大洪水引发的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46.
目前基于可再生能源历史运行数据的储容配置方法较多,但大多未考虑储容配置过程中的敏感因素,储容配置过程的敏感因素是优化储能容量和提高储能应用效率的关键角度之一。首先提出适用于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平滑出力波动和跟踪计划出力为应用模式的储容配置算法,并汇总了影响配置结果的敏感因素,即数据样本、储能类型和储能系统的工作方式。以平滑某典型百MW级风电场的出力波动为例,分析了各敏感因素对储容配置结果的影响,以储能容量需求和等效寿命损耗为评价指标,得出数据采样时间间隔、统计时间尺度和BESS初始剩余能量状态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47.
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分散存在的能源,包括本地方便获取的化石类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分布式电源通常接入中低压配电系统,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智能电网的特点之一就是改进互联标准,简化联网的过程,使包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先进的电池储能系统等环境友好型分布式电源安全、无缝地接入电力系统。配电系统已不再是传统的、仅具有分配电能到末端用户的功能,而将演变成能收集分散、随机变动的电力并把它们传送、分配到任何地方的功率交换系统。智能电网对输电系统的优化还使分布式电源能够实现远距离输电。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和电力接入技术的成熟,分布式电源会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分布式电源的应用需要研究哪些技术问题?分布式电源的设计涉及哪些问题?对分布式电源设备有哪些要求?为此,本刊邀请了相关技术人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48.
影响电导法测定面粉中灰分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面粉抽提液中可溶性离子的电导率测定面粉的灰分是一种快速测定方法,本文研究了面粉溶液的导电率和其灰分的关系,研究了抽提时间、温度、抽提条件及底物对其溶液导电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定面粉中灰分的影响因素首要影响因素为抽提温度;抽提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的延长有利于电导率的测定,在1h左右达到稳定;抽提方法中离心后静置15min测定其上清液最佳,过滤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9.
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岩膨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水北调工程中经常遇到膨胀岩,膨胀岩的膨胀性对膨胀岩开挖料的循环再利用以及膨胀岩地区换填土的施工都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对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岩进行了膨胀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一含水率拐点,当膨胀岩的初始含水率小于拐点含水率时,其膨胀率随时间的关系曲线分为4个阶段:直线匀速膨胀阶段、直线快速膨胀阶段、减速膨胀阶段、膨胀缓慢稳定阶段。其中直线快速膨胀阶段其膨胀速度大于直线匀速膨胀阶段膨胀岩的膨胀速度。当膨胀岩的起始含水率大于拐点含水率时,其膨胀率随时间的关系曲线将没有直线匀速膨胀阶段,只有后面3个阶段。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膨胀岩的膨胀率逐渐减小。但是不同的膨胀岩试样初始含水率与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曲线不同。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膨胀岩膨胀率逐渐减小。当超过某一压力时,岩样不但不会膨胀,反而会被压缩。这一试验结果,可为对膨胀岩地区的施工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是一种近年兴起并发展迅速的非接触式流体测量方式,通过测量示踪粒子在很短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来间接地测量流场的速度分布,具有高精度、多点位和瞬时态等优点,但其需要高功率激光片光来定位速度剖面和照亮示踪粒子,高昂的价格和维修费用使得人们需要找到一种非激光照明式PIV作为替代。结合明渠均匀流的断面流速测量特点及工作原理,使用LED光照亮示踪粒子,并运用摄影原理窄束景深得到清晰的速度矢量场图形。经过分析发现,测量结果与理论公式所得值吻合良好,说明该技术在均匀流流态中具有较高精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