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3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3篇 |
综合类 | 37篇 |
化学工业 | 127篇 |
金属工艺 | 36篇 |
机械仪表 | 64篇 |
建筑科学 | 86篇 |
矿业工程 | 42篇 |
能源动力 | 20篇 |
轻工业 | 121篇 |
水利工程 | 45篇 |
石油天然气 | 42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5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2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13篇 |
自动化技术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66年 | 1篇 |
1961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由2-(4-吡啶)-1氢-苯并咪唑(L)和三苯基膦(PPh3)作为有机配体合成的两例双核铜基金属配合物,Cu2L2(PPh3)2I2(1)和Cu2L2(PPh3)2Br2(2)及由苯并咪唑基配体-替米沙坦构筑的八核铜金属配合物(3)进行有机染料吸附研究。三例铜配合物在250℃时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阴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MB)、阳离子型染料甲基橙(MO)和罗丹明B(RhB)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其中,配合物3对RhB的吸附能力优于配合物1和2;当RhB和MB在溶液中共存时,配合物3亦表现出优于配合物1和2选择性吸附RhB的性能,具有水处理实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2.
提出以矿井物联网和先进传感等通信方式为支撑环境,构建“感知、传输、决策、执行、运维、监管”六维度智能开采控制系统;基于此系统架构,提出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路线和系统方案;最后,对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研发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利用双光谱热红外摄像及图像增强技术,解决综采工作面生产工况条件下的视觉监控透尘问题;提出多目视频帧图像融合和全景视频拼接技术,解决工作面大视角覆盖以及实时无死角视频监控问题;利用三维颜色查找法,解决增强算法在质量和实时性难以满足井下视觉测量任务的问题。工作面设备自适应控制进一步发展:构建精准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开采预测和模型动态修正,为智能开采提供精准地质保障;结合采煤机截割模板修正技术、工作面多源信息融合智能控制技术,规划采煤机割煤路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高质量的视频传输,满足智能控制及感知设备的无线接入;利用远距离液压保障技术,在有限开采空间内减轻检修强度、增加安全性。在行业当前普遍采用的“工作面内自动控制+远程干预模式”的智能化开采技术基础上,提出了新一代无人化智能采煤控制技术方法,设计了“井上智能决策、井下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智能...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循环进度为1.5 m,薄煤层炮采工作面回采工艺的管理方法,为炮采工作面循环进度的选择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1914年抚顺西露天矿开始实施露天开采。2014年露天开采历史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在这100年中,抚顺西露天人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在抗争、发展和奉献中实现了矿山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国露天煤矿开采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5.
96.
泡沫金属是一种具有良好传热性能的多孔材料,将泡沫金属作为吸液芯应用于热管中有望提高热管的工作性能。研制了泡沫金属芯钠热管,并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了泡沫金属芯钠热管与无芯钠热管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启动性能和均温性能。结果表明,泡沫金属芯钠热管完全启动时所需的加热温度低于无芯钠热管,且在相同加热温度下泡沫金属芯的启动时间较短;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钠热管的启动时间缩短,轴向温度分布均匀性越好;泡沫金属芯钠热管的启动性能和均温性能均优于无芯钠热管。实验研究初步证明了采用泡沫金属作为高温热管吸液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97.
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着人和动物的健康。开展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产生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构建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是减少污染发生、保障人类健康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黄曲霉毒素在粮油作物中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黄曲霉毒素易发多发的环节如作物收获期和储藏期讨论了预测模型建的研究进展,同时归纳了目前预测模型主要建立方法,包括基于回归、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的数据驱动模型和基于黄曲霉毒素产生机制建立的机理模型。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讨论了未来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为开展我国作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早期预测和污染防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核磁共振测井仪器一般在共振频率为2 MHz的均匀场或共振频率小于1 MHz的梯度场中测量储层流体的核磁信号,而实验室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的共振频率除了常用的2 MHz外,对于页岩等致密储层常会用到12 MHz或21 MHz的设备进行实验测量。为确定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对核磁共振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系统研究了饱和水状态下的砂砾岩、页岩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对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的敏感性,分析了不同岩样的T2谱形态、位置、核磁孔隙度、T2几何均值与磁场强度、磁场梯度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均匀场下,砂砾岩样品对磁场强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而页岩样品对磁场强度变化的敏感性相对较弱;外部梯度场的存在会使砂砾岩和页岩的短弛豫信息缺失,导致核磁信号无法被完全测量。研究表明,利用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刻度核磁共振测井解释参数时,若实验室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与核磁共振测井仪的磁场强度或磁场梯度存在较大差异,需对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4元数理论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热点并被应用到许多领域。该文基于4元数自适应滤波算法对正交极化信道均衡问题进行研究。为了解决4元数恒模(QCMA)算法的相位模糊问题,该文将QCMA算法与4元数最小均方算法(QLMS)相结合提出一种4元数直接判决并行恒模(QCMA+DD-QLMS) 算法。基于广义哈密顿实演算(GHR)的梯度运算规则对新的算法做了理论推导并进行MATLAB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不但能够解决QCMA算法相位模糊问题,还具有更小的稳态均方误差(MSE)。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