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能源动力   38篇
水利工程   7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数值天气模式能通过大气物理方程概化气象因子与暴雨关系,基于此模式的暴雨因子放大法已成为估算可能最大暴雨(PMP)的重要途径。考虑到风速在地形作用下能够影响水汽垂直运动,进而与水汽辐合共同影响降雨,增加风速作为放大因子,提出了基于WRF模式的水汽风速放大法估算PMP,即通过大量敏感性试验,研究水汽、风速放大的垂直层数、水平范围、倍比,诊断水汽、风速因子与PMP的正相关性,同时通过因子组合放大确定能产生最大降雨的最恶劣暴雨情景。将其应用于湖北咸宁核电厂暴雨预测中,与基于线性假定的传统水汽风速放大法相比,该法从因子放大后暴雨特征的同向增强效应角度确定最不利暴雨,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2.
有积雪覆盖流域的枯季径流过程,不仅受控于前期的退水规律,还受春季融雪和降雨的影响,因此其中长期径流预报困难.基于经典退水曲线,在退水过程后期考虑春季融雪和降雨的作用,构建了退水-融雪-降雨径流的统计预报模型.以大渡河丹巴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4年的枯季气象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2015~2016年...  相似文献   
63.
干旱重现期大小是用于评价干旱事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干旱重现期的计算涉及给定阈值下干旱过程划分(识别)、样本系列分布函数拟合等关键环节,其中干旱阈值的确定是前提。提出以干旱事件的最长调查期为约束条件确定干旱阈值的思路,即根据样本计算的干旱事件最大重现期不应超过最长调查期,以此为据确定干旱阈值并从样本序列中识别干旱事件。同时,针对因干旱历时样本经验点据\"平台式\"过度集中而导致的频率曲线适线困难问题,建议采用基于游程理论的游程长度分布函数估计干旱历时概率分布。以青海民和县1932年-2010年的月降雨资料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合Copula函数计算了干旱事件的重现期。  相似文献   
64.
采用分位点回归模型分析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 提供洪水预报倾向值( 预报概率分布的中位数) 和 90% 置信度的预报区间成果, 实现了洪水概率预报。基于/ 精度2可靠性0 联合评价指标对分位点回归模型计算的预报倾向值 和预报区间成果进行了评估。在信江流域梅港站的应用结果表明: 基于分位点回归模型提供的倾向值定值预报结 果可进一步提升洪水预报的精度; 同时该模型提供的 90% 预报区间结果具有较高的覆盖率( 约 90% ) 且离散度较小 ( 小于 01 20) , 表明预报区间以较窄的宽度包含了绝大多数的实测值, 预报可靠性较强。  相似文献   
65.
洪水实时校正是洪水预报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水文预报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进一步提高洪水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全过程联合校正的洪水预报修正方法。该方法的主旨是在雨量站数目较多的流域,构建雨量站网密度与洪水预报误差分配比例之间的定量关系;对雨量站数目较少的流域,借用该比例关系,将洪水预报总误差按比例划分为面雨量输入误差和模型误差两部分;再基于系统响应理论,对研究流域的这两部分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实现输入误差与模型误差的全过程联合校正。在淮河三个典型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相较于目前单变量的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全过程联合校正方法可进一步提升误差修正效果,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66.
针对大渡河流域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等特点,构建基于四层嵌套网格的大渡河流域WRF模型:采用四维变分(4DVar)和集合卡曼滤波(EnKF)混合同化技术降低初始场误差,根据统计最优组合方法确定年内不同时期WRF模式参数方案集.将WRF输出作为预见期内新安江模型的输入,构建大渡河流域WRF-新安江来水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7.
线性动态系统模型在实时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梁忠民  栾承梅  李致家 《水力发电》2003,29(6):16-18,25
应用一般的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理论,并结合衰减记忆最小二乘递推识别的实时校正技术,建立了鄱阳湖吴城站水位过程的实时预报方案。模型结构采用AIC准则法和逐步回归筛选法综合确定,模型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应用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适用于湖泊水位这类缓变型水文变量的预报,可以用于实时作业预报。  相似文献   
68.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区域旱灾系统的结构体系,将区域旱灾风险分为致旱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不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子系统,并分析了各子系统的主要因素,从而建立了区域旱灾系统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区域旱灾综合风险评估的目的,将动态综合评估方法和区划聚类评估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思想的区域旱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为区域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采用贝叶斯预报系统(BFS)水文不确定性处理器(HUP)对水文预报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实现概率洪水预报。以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为洪水预报模型提供流量初始预报系列,通过亚高斯模型对流量初始预报系列及实测系列分别进行正态分位数变换,由贝叶斯公式得到预报变量的后验概率分布并进行洪水过程的概率预报,采用分布点估值定值预报,并可通过构造置信区间对点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以南一水库流域为例,将BFS后验概率分布均值与新安江模型预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FS可提高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70.
叶亚琦  梁忠民  赵卫民 《水力发电》2007,33(2):22-25,86
修改的双权函数法(MDWF)是将两个负指数型函数之差所构成的函数类取作权函数。对于皮尔逊Ⅲ型分布,它能使σ和Cs的估计由原权函数法的二阶加权中心矩降低为一阶加权中心矩估计。采用Monte—Carlo模拟分析技术,以设计值估计的不偏性和有效性为评价标准,将MDWF法与近年来在水文频率分析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线性矩法(L-M)进行比较。统计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无偏性、有效性均相当。采用全国范围内26个站点的洪水极值资料对MDWF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拟合结果表明,与L—M法相比。MDWF的整体拟合效果略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