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5篇 |
能源动力 | 38篇 |
水利工程 | 78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8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数值天气模式能通过大气物理方程概化气象因子与暴雨关系,基于此模式的暴雨因子放大法已成为估算可能最大暴雨(PMP)的重要途径。考虑到风速在地形作用下能够影响水汽垂直运动,进而与水汽辐合共同影响降雨,增加风速作为放大因子,提出了基于WRF模式的水汽风速放大法估算PMP,即通过大量敏感性试验,研究水汽、风速放大的垂直层数、水平范围、倍比,诊断水汽、风速因子与PMP的正相关性,同时通过因子组合放大确定能产生最大降雨的最恶劣暴雨情景。将其应用于湖北咸宁核电厂暴雨预测中,与基于线性假定的传统水汽风速放大法相比,该法从因子放大后暴雨特征的同向增强效应角度确定最不利暴雨,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2.
63.
干旱重现期大小是用于评价干旱事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干旱重现期的计算涉及给定阈值下干旱过程划分(识别)、样本系列分布函数拟合等关键环节,其中干旱阈值的确定是前提。提出以干旱事件的最长调查期为约束条件确定干旱阈值的思路,即根据样本计算的干旱事件最大重现期不应超过最长调查期,以此为据确定干旱阈值并从样本序列中识别干旱事件。同时,针对因干旱历时样本经验点据\"平台式\"过度集中而导致的频率曲线适线困难问题,建议采用基于游程理论的游程长度分布函数估计干旱历时概率分布。以青海民和县1932年-2010年的月降雨资料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合Copula函数计算了干旱事件的重现期。 相似文献
64.
采用分位点回归模型分析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 提供洪水预报倾向值( 预报概率分布的中位数) 和 90% 置信度的预报区间成果, 实现了洪水概率预报。基于/ 精度2可靠性0 联合评价指标对分位点回归模型计算的预报倾向值 和预报区间成果进行了评估。在信江流域梅港站的应用结果表明: 基于分位点回归模型提供的倾向值定值预报结 果可进一步提升洪水预报的精度; 同时该模型提供的 90% 预报区间结果具有较高的覆盖率( 约 90% ) 且离散度较小 ( 小于 01 20) , 表明预报区间以较窄的宽度包含了绝大多数的实测值, 预报可靠性较强。 相似文献
65.
洪水实时校正是洪水预报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水文预报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进一步提高洪水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全过程联合校正的洪水预报修正方法。该方法的主旨是在雨量站数目较多的流域,构建雨量站网密度与洪水预报误差分配比例之间的定量关系;对雨量站数目较少的流域,借用该比例关系,将洪水预报总误差按比例划分为面雨量输入误差和模型误差两部分;再基于系统响应理论,对研究流域的这两部分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实现输入误差与模型误差的全过程联合校正。在淮河三个典型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相较于目前单变量的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全过程联合校正方法可进一步提升误差修正效果,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66.
针对大渡河流域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等特点,构建基于四层嵌套网格的大渡河流域WRF模型:采用四维变分(4DVar)和集合卡曼滤波(EnKF)混合同化技术降低初始场误差,根据统计最优组合方法确定年内不同时期WRF模式参数方案集.将WRF输出作为预见期内新安江模型的输入,构建大渡河流域WRF-新安江来水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7.
68.
69.
采用贝叶斯预报系统(BFS)水文不确定性处理器(HUP)对水文预报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实现概率洪水预报。以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为洪水预报模型提供流量初始预报系列,通过亚高斯模型对流量初始预报系列及实测系列分别进行正态分位数变换,由贝叶斯公式得到预报变量的后验概率分布并进行洪水过程的概率预报,采用分布点估值定值预报,并可通过构造置信区间对点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以南一水库流域为例,将BFS后验概率分布均值与新安江模型预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FS可提高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70.
修改的双权函数法(MDWF)是将两个负指数型函数之差所构成的函数类取作权函数。对于皮尔逊Ⅲ型分布,它能使σ和Cs的估计由原权函数法的二阶加权中心矩降低为一阶加权中心矩估计。采用Monte—Carlo模拟分析技术,以设计值估计的不偏性和有效性为评价标准,将MDWF法与近年来在水文频率分析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线性矩法(L-M)进行比较。统计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无偏性、有效性均相当。采用全国范围内26个站点的洪水极值资料对MDWF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拟合结果表明,与L—M法相比。MDWF的整体拟合效果略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