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3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3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研究水基绒囊钻井液当量静态密度随井深变化规律,以绒囊钻井液PVT实验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反映绒囊钻井液压力、温度和密度关系的BP神经网络。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与压力和温度相关的井深与绒囊钻井液井下静态当量密度预测模型。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多元回归预测结果,与PVT实测数据相对误差更小,与磨80-C1井现场测定的0~2 500 m钻井液静态当量密度结果更吻合。用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磨80-C1井所在的磨溪地区绒囊钻井液2 500~6 000 m的静态当量密度,发现绒囊钻井液随井深增加密度逐渐减小,表明绒囊未在高温高压下被压缩成连续相,随井深增加,温度使气囊膨胀作用比压力压缩作用更明显,间接证明了绒囊结构抗压缩能力强的同时,也表明温度加强了绒囊封堵作用。同时,BP神经网络应用于预测钻井液井下静态当量密度,为井下密度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2.
王金凤  李锋 《上海化工》2013,38(10):11-14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依据,根据国内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现状,综述了企业技术标准化体系策划和建立的过程、体系实施的保证措施、体系评价和改进等.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对空气中锌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处理、样品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采集样品的代表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工作场所空气中锌检测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同时已将锌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用于日常检测工作。结论:该方法为工作场所锌检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4.
实践教学对于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教育为观测点,从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综合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5.
大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豆氧化还原酶系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研究,其中包括酶活力、酶热稳定性、pH值的影响,以及大豆卵磷脂、二巯基丙醇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在120℃时,酶活力值已达到不可逆失活状态,pH6~7时酶活力最大,当二巯基丙醇的浓度为1.5mmol/L时其酶活力降至6%以下.过氧化物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酶活力最适的pH值为5.5左右,大豆卵磷脂浓度达到80mg/L时其酶活力可降至20%左右.  相似文献   
76.
基于红外技术、单片机技术等完成了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机器人实现了步行、跟踪、避障、步伐调整、语音、声控、液晶显示、地面探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77.
78.
本文将MYCIN确定因子模型扩展到能取三角模糊数的情形,并与原来的模型兼容。  相似文献   
79.
80.
采用塑料星型填料,对氧解吸实验装置,空气、水、氧气传质体系的操作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分析了氧气流量、空气流量和水流量等因素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操作条件,氧流量0.6 L/min,空气流量24 m3/h,水流量100 L/h,对氧解吸实验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既达到了传统的教学目的,又掌握了一种实验设计理念,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