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7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仅依靠地下数据一般不足以确定储层范围的构造非均质性,其中力学分层和天然裂缝系统分布更为如此。在阿曼北部有一个白垩系碳酸盐岩的大型数据集,含有多套地下储层和类比露头的数据。该数据集为将露头资料与地下储层研究的结合和对所建立储层模型的动态标定提供了理想条件。为此,针对阿曼山前的杰贝勒马德马尔(Jebel Madmar)背斜建立了一个储层范围露头类比的裂缝模版(fracture template)。该露头模版可以在以下方面提供更好的定性和定量控制:(i)裂缝的类型和规模(例如NE走向裂缝带),(ii)裂缝分布的航测和地层非均质性,(iii)裂缝性质(例如胶结作用的演化和选择性断层或裂缝复活而导致的变化),(iv)构造演化和复活历史。在一个统一的区域构造格架内,有关的露头模板已在为一套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建立地质真实模型和补充地下数据集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初始的动态标定表明这一露头模板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也就是在有关储层模型中成功地反映了裂缝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并对生产数据实现了历史拟合。裂缝系统几何形态可能分布范围的缩小,反过来又能更好地确定有效的裂缝性质。  相似文献   
52.
已投产油田未来的减产速率,是决定全球为满足所预测需求而必须获得的新产能和投资的关键因素。历史产量数据的逐个油田详细分析表明,储量规模和油田的海、陆分布是影响产量剖面的主要因素。储量规模越大,相对于储量的峰值产量也就越低,而产量通过平台后的下降也越慢。陆上油田的减产速率也要低于海上(特别是深海)油田。  相似文献   
53.
加拿大威利斯顿盆地麦迪逊群(Madison)油藏的石油究竞是源自巴肯组烃源岩还是洛奇波尔组烃源岩,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最新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显示,麦迪逊群油藏的混源油特征明显,这些混源油由来自巴肯组和洛奇波尔组的石油组成。为了研究石油组分的地区性分布,采用多变量统计方法,从地球化学数据集中提取烃源岩及其成熟度特定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混源油的分布具有地区性,局限于加拿大萨斯喀切温东南部地区北东南西向的构造带[托基-罗肯维尔(Torqunay-Rocanville)走向带]。据此推断裂缝或断层系统形成了高渗透率带,为源自巴肯组的石油穿过洛奇波尔组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在没有明显的断层或裂缝系统的区域,石油优先沿多孔地层侧向运移,巴肯组烃源岩生成的石油在巴肯组储层中聚集,而洛奇波尔组烃源岩生成的石油主要在上覆的麦迪逊群储层中聚集。  相似文献   
54.
碳酸盐岩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世界上有60%的石油储量蕴藏在碳酸盐岩油藏中,并且天然气储量的潜力也很巨大。然而,由于在沉积以后的成岩过程中岩石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碳酸盐岩的成岩矿物经历了复杂的化学作用(即溶解和交代作用),碳酸盐岩的实测地球物理数据和岩石特征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有关岩石物理特征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大都集中在硅质碎屑岩和泥岩上。然而,碎屑岩研究成果很难简单地应用于碳酸盐岩,因此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从噪声比较大的水力压裂监测(HFM)数据中自动识别微地震事件并不容易。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大多数数据处理都不得不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其二不同试验之间的信噪比相差很大,而且会非常低。这些为识别隐藏在噪声中的信号带来了困难。此外,噪声中通常还包含空间上相关的分量,例如来自泵噪声的井筒模式(borehole modes),它们类似于裂缝生长产生的微地震事件,这进一步增加了识别真正的压裂微地震事件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出了把信号和噪声信息结合起来的统计方法,用于自动且准确地识别高噪声背景中微弱的微地震事件。利用这种基于新型统计测试的方法,可识别多分量检波器组合中各分量和检波器的包含相干初至波的时窗,并确定检测结果的置信度。这种方法在真实的油田数据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证实它有效的。  相似文献   
56.
美国墨西哥湾海上广泛存在油气苗,利用这些油气苗可以把含油气系统和成熟度的成图范围扩大到井控范围以外很远的地方。海底下落取心(sec bottom dropcores)分析以及海面浮油成像充实了埃克森公司对烃源岩、成熟度以及烃类运移通道所作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我们的方法包括通过2-D和3-D地震资料解释建立一个区域地质框架,识别潜在烃源岩并进行成图,确定烃类进入油气藏的可能运移通道并识别地震一振幅异常。分析了2000多个油层油样、600个气藏天然气样和3000个海底下落取心的烃类组分,分析结果有助于约束烃源岩的特征,如有机质类型、沉积相、成熟度及地层年代(在某种程度上)。在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东地区完整的地层剖面。钻井已钻遇深部的烃源岩层段。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西,已在陆上地层以及海上刺穿岩丘的上覆地层中采集了富含有机质的对比岩层的样品。将这些资料综合到一个区域性地质框架中,从而为解释舍油气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海上重大含油气系统的油气均源自下第三系(以始新统为主)、上白垩统(以土仑阶为主)和上侏罗统(以提通阶为主)烃源岩。所有类型的始新统石油(海相、过渡相和陆相)都已进行过油~源对比,并且与始新统三角洲体系的古岩相分布一致。始新统生成的油气普遍分布于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大陆架上,并同时向陆上和得克萨斯大陆坡延伸。土伦阶生成的石油已与海上烃源岩(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东)和陆上烃源岩(如塔斯卡卢萨和吉丁斯走向带)进行了油-源对比。在地震图像上该层段变薄,而且指相石油消失,据此我们认为此类烃源岩向盆地方向尖灭。墨西哥湾大陆坡上部的高含硫油和伴生(同生)气源自提通阶烃源岩。这一时期富含有机质的高成熟钙质页岩贯穿墨西哥湾的东部,并且提通阶生成的石油聚集在佛罗里达大陆架上的白垩系储层中,那里的上白垩统和第三系烃源岩未成熟。牛津阶碳酸盐岩生成的石油普遍分布于墨西哥湾盆地的北缘,并且该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墨西哥湾中央深部以油斑和油苗的形式存在。 本项研究加强了对墨西哥湾含油气系统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改进勘探方法并形成新的勘探成藏层带的概念。  相似文献   
57.
令人惊奇的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成藏层带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石油开发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这似乎还只是一个开头。  相似文献   
58.
本文运用临界锥角楔体力学理论,论述了尼日尔三角洲前缘冲断系统在高孔隙流体压力诱发的软弱底部滑脱面上发生的变形。与大多数造山褶皱带相比,尼日尔三角洲虽呈现出相似的岩石性质,但其锥角(海底坡度角与底部滑脱面倾角之和)却异乎寻常的低。低锥角表明尼日尔三角洲的底部滑脱面异常软弱,这反映了底部滑脱面所在的前三角洲相阿卡塔(Akata)组页岩具有高孔隙流体压力(λ≈0.9)。软弱的底部滑脱带对尼日尔三角洲深水褶皱带的构造型式有重大影响。因超压而变软弱的阿卡塔组页岩在背斜中心和前缘冲断层上盘发生了塑性变形,发育了剪切断弯褶皱和滑脱背斜,它们构成了这一深水褶皱带的主要构造圈闭类型。此外,低锥角楔体还导致了背冲断层带的广泛发育,同时出现了对这一深水褶皱冲断带有分隔作用的大面积相对半变形区。本文在论述底部流体压力升高对尼日尔三角洲深水构造影响的同时,也将临界锥角楔体理论推广运用到了被动陆缘背景。  相似文献   
59.
60.
最近人们研制了一种新型测井仪,在把钻杆从井中起出之前,通过钻柱把测井仪下入井中,在随钻杆一同从井中起出过程测井。这种测井方法缩短了某些裸眼井测井所需的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