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82篇 |
免费 | 646篇 |
国内免费 | 34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54篇 |
综合类 | 522篇 |
化学工业 | 1299篇 |
金属工艺 | 484篇 |
机械仪表 | 564篇 |
建筑科学 | 681篇 |
矿业工程 | 421篇 |
能源动力 | 205篇 |
轻工业 | 761篇 |
水利工程 | 245篇 |
石油天然气 | 453篇 |
武器工业 | 101篇 |
无线电 | 72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39篇 |
冶金工业 | 243篇 |
原子能技术 | 91篇 |
自动化技术 | 8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0篇 |
2023年 | 455篇 |
2022年 | 544篇 |
2021年 | 490篇 |
2020年 | 403篇 |
2019年 | 455篇 |
2018年 | 421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273篇 |
2014年 | 707篇 |
2013年 | 379篇 |
2012年 | 410篇 |
2011年 | 385篇 |
2010年 | 359篇 |
2009年 | 306篇 |
2008年 | 243篇 |
2007年 | 268篇 |
2006年 | 224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219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6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沥青成因与油气成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中高演化沥青的成因类型、形成期次和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包裹体及构造演化特征等,恢复了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的成藏史。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中沥青均来自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沥青成因类型多样,以热裂解成因为主;(2)沥青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氧化水洗型沥青的形成,第2阶段为沉淀型沥青的形成,第3阶段为热裂解成因沥青的形成;(3)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先后经历了5期的油气充注,包括2期液态烃的充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干酪根裂解气的充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原油裂解气的充注以及喜马拉雅期圈闭改造调整阶段干气的充注。 相似文献
82.
本文主要阐述星、船测控通信用高功率放大器(HPA)的组成、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并讨论某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3.
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群进行手写体数字识别,把多模式分类转化为二模式分类,降低了网络面临的函数逼近的复杂性,并运用改进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提高了训练速度、改善了网络性能。实验表明采用此方法的识别系统在性能上优于单BP网络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84.
对四川盆地38口井超深层(埋深大于6 000 m)天然气组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明超深层天然气成因。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组分具如下特征:甲烷占绝对优势,含量最高达99.56%,平均86.67%;乙烷含量低,平均为0.13%;几乎没有丙、丁烷,为干气,属过成熟度气。硫化氢含量最高为25.21%,平均为5.45%;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为:δ~(13)C_1值从-33.6‰变化至-26.7‰,δ~(13)C_2值从-32.9‰变化至-22.1‰,绝大部分没有倒转而主要为正碳同位素组成系列。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为:δD_1值从-156‰变化至-113‰,少量井δD_2值从-103‰变化至-89‰。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为:δ~(13)C_(CO_2)值从-17.2‰变化至1.9‰,绝大部分在0±3‰范围。根据δ~(13)C_1-δ~(13)C_2-δ~(13)C_3鉴别图版,盆地超深层烷烃气除个别井外绝大部分为煤成气。根据二氧化碳成因鉴别图和δ~(13)C_(CO_2)值,判定除个别井外,超深层二氧化碳绝大部分为碳酸盐岩变质成因。龙岗气田和元坝气田超深层硫化氢为非生物还原型(热化学硫酸盐还原成因),双探号井的超深层硫化氢可能为裂解型(硫酸盐热裂解成因)。 相似文献
85.
86.
针对舍女寺油田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类型和油藏分布样式,结合构造成因、构造发育及沉积作用影响,对其开展地质构造参数与油气藏类型分析,认为孔二段早期受沧东断裂的影响,断裂系统以北东方向为主,是沟通油源的通道,后期受孔店构造带活动、孔西断层影响发育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系统,两期构造应力呈一定夹角,对油藏起到封堵的作用,同时根据断层封闭性论证油藏的含油性,开展已开发区块断裂特征对油藏的主要控制作用分析,认为油藏主要聚集在以反向断块为主、断距大于40m以上的断块中。该研究为舍女寺油田下一步勘探和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S205—S102井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205—S102井区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的一个新探区,长6油层组勘探时间短、研究程度低。主要从岩心、薄片、分析化验、测井、录井等资料入手,在系统分析岩石学、粒度特征、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等沉积相标志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S205—S102井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属于水下还原环境的重力流—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重力流相和湖泊相,包括砂质碎屑流、浊积体和半深湖—深湖3种亚相,舌状体、舌状体间、浊积水道、浊积水道间(边缘)和半深湖—深湖泥(湖泥)5种微相;浊积水道呈宽条带状,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于研究区中部,砂质碎屑流舌状体多孤立叠置于浊积水道之上,半深湖泥以包围重力流沉积之势分布于研究区中西部和东部;长6_4亚油层组孤立状舌状体最为发育,长6_3亚油层组浊积水道最宽,长6_1亚油层组舌状体连续性最好且砂体最厚,浊积水道与舌状体叠加之处砂体最为发育。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块或邻区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89.
通过分析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氨精制装置存在的运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包括在分凝器脱液管线上新增隔离阀门、更换三级冷凝冷却器、更换氨压缩机及采用低温结晶脱硫工艺等。改造后装置运行结果表明:三级分凝器出口温度由70℃降至小于35℃,压缩机吸气量由5 m3/m in提高至74 m3/m in,原料酸性水中硫化氢质量分数下降45.5%,氨质量分数下降55.5%,净化水合格率达100%,氨精制塔塔顶温度下降5~20℃,液氨中氨质量分数由97.05%上升至99.60%,液氨产量达0.125 t/h,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