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17篇 |
免费 | 680篇 |
国内免费 | 43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67篇 |
综合类 | 614篇 |
化学工业 | 1173篇 |
金属工艺 | 472篇 |
机械仪表 | 653篇 |
建筑科学 | 1045篇 |
矿业工程 | 638篇 |
能源动力 | 283篇 |
轻工业 | 1268篇 |
水利工程 | 446篇 |
石油天然气 | 496篇 |
武器工业 | 104篇 |
无线电 | 127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45篇 |
冶金工业 | 436篇 |
原子能技术 | 228篇 |
自动化技术 | 10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5篇 |
2023年 | 355篇 |
2022年 | 390篇 |
2021年 | 402篇 |
2020年 | 395篇 |
2019年 | 352篇 |
2018年 | 342篇 |
2017年 | 183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290篇 |
2014年 | 612篇 |
2013年 | 479篇 |
2012年 | 518篇 |
2011年 | 560篇 |
2010年 | 540篇 |
2009年 | 508篇 |
2008年 | 508篇 |
2007年 | 537篇 |
2006年 | 535篇 |
2005年 | 528篇 |
2004年 | 474篇 |
2003年 | 386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296篇 |
2000年 | 268篇 |
1999年 | 237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77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54篇 |
1993年 | 108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62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4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为一套主要受沉积和岩溶作用控制的缝洞型储层,以缝洞尺度小、地层岩性复杂、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等为特征,致使储层钻遇率较低、单井天然气产能差异较大。为了解决该区储层地震识别存在多解性的难题,在对位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南翼的高石梯潜伏构造区灯四段进行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气井测井、测试资料确定储层组合类型,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了不同储层组合类型典型井的地震响应特征及高产井地震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灯四段可划分为3种储层组合类型,对应于3类地震模式:(1)Ⅰ类地震模式,具有"宽波谷+双亮点"或"宽波谷+复波"地震响应特征,缝洞发育,为开发阶段首选的高产井地震模式,可实施大斜度井或水平井工艺;(2)Ⅱ类地震模式,具有"宽波谷"地震响应特征,缝洞较发育,为中产井模式,可实施大斜度井工艺;(3)Ⅲ类地震模式,具有"宽波谷+亮点"地震响应特征,缝洞欠发育,为较低产能井模式,可实施水平井工艺。该地震模式新认识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储层钻遇率超过60%,已完成的8口井平均测试天然气产量高达75.34×104 m3/d。结论认为,基于地震相、缝洞预测及靶体设计一体化的高产井地震模式,支撑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井位部署和钻井轨迹调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页岩气水平井重复压裂层段优选与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页岩气储层实施初次体积压裂后,生产测井监测显示1/3的射孔簇不产气或产气量较少,而且投产后产量递减也普遍较快。为此,应用微地震解释数据与裂缝网络扩展结果,建立压裂缝网预测模型与压裂井产能预测模型,在综合考虑岩石物性、微地震、生产动态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提出了页岩重复压裂开发潜力评价指数(RDPEI),建立了重复压裂设计与评估方法,实现了针对性的层段优选与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裂缝的非均质性导致压裂缝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易形成明显的"死气区",具有较大的重复压裂挖掘潜力;(2)初次压裂裂缝网络受天然裂缝的影响大,裂缝网络主体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局部改造段裂缝扩展呈双翼扩展,液体波及裂缝网络长度为地震解释结果的52%~70%;(3)RDPEI模型避免了单因素分析的局限性,实现了对可采性、可压性与重复压裂3类指数的定量预测;(3)实例井重复压裂测试页岩气产量提高了38.9%,1年累计产气量提高了62.5%,增产效果明显。结论认为,重复压裂是提高页岩气单井最终可采储量的有效可行手段,该研究方法为页岩水平井重复压裂层段优选与效果评估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3.
卫星光通信链路新型宽视场角埔捉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卫星光通信链路建立中利用原子滤光器多峰特性的新型捕捉系统针原子光器等效带宽减少到0.007nm,在实现宽视场角接收情况下进一 捕捉时间,并能满足卫星运动中的多普勒频移要求,此外本文讨论了该系统中原子滤光器等效带宽与接收视场角、信标发散角、最大捕捉时间等捕捉系统主要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75.
干扰背景下瞬时极化测量雷达的目标识别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以瞬时极化测量雷达的攻防对抗为背景,分析了单极化有源干扰机形成的假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干扰样式下,干扰机在分时极化测量雷达和瞬时极化测量雷达下生成的假目标具有不同的散射特性。在单极化有源假目标极化散射特性分析基础上,针对对抗条件下极化雷达无法准确测量目标散射矩阵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整极化测量的目标识别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获取目标三个极化散射矩阵序列,它们可以用作目标识别的稳健特征量。 相似文献
76.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光纤材料中锗缺氧中 心(Ge-DDC)与环 结构特性,建立基于三环结构的Si-O-Si结构模型和Ge-ODC模型;同时,通过紫外可见光 (UV-Vis)吸收与拉曼测试分析研究光纤材料的微结构 特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未掺杂Ge的光纤材料,其带隙为8.36eV左右;而对于掺杂Ge元素的光纤材料,其带隙为 5.0eV左右,会在242nm波长处形成一个吸收 中心,并且它与Ge-ODC缺陷中心的吸收中心相 对应。在Ge-ODC缺陷结构中,其三环 Si-O-Si结构与Ge原子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当掺Ge的光纤材料经辐照处理后,光纤材料中 容易产生GeE′和SiE′缺陷中心。光纤材 料受到不同剂量辐照后,光纤材料中的三环结构数量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减少。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材料中Ge-ODC缺陷结构容易产生 于环结构周围,并容易受到外界能量的影响。Ge-ODC与环结构特性的理论研究,对 超低损耗石英光纤的制备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7.
基于CMOS工艺,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精度的基于双极晶体管(BJT)的温度传感器,其由模拟前端和放缩式模数转换器(Zoom ADC)构成.模拟前端由偏置电路、感温电路和数字控制电路构成.其中,在偏置电路中加入了斩波器(Chopper), 并用低通滤波器滤除其纹波,降低了电路的噪声,提升了感温精度。为实现对模拟前端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78.
79.
80.
研究了Cr扩散阻挡层对柔性不锈钢衬底Cu(InxGa1-x)Se2(CIGS)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XRD和SEM分析表明,Cr阻挡层能够部分阻挡Fe等杂质从不锈钢衬底热扩散进入CIGS吸收层中,同时可以显著降低CIGS吸收层的粗糙度,提高薄膜结晶质量.从衬底扩散进入吸收层中的Fe元素以FeInSe2的形式存在,并形成FeCu等深能级缺陷,钝化了器件的性能.相同工艺条件下,在玻璃、不锈钢以及不锈钢/Cr阻挡层上所制备电池的(有效面积0.87cm2)转换效率分别为10.7%,7.95%和8.58%,不锈钢衬底电池效率的提高归因于Cr阻挡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