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分析发电机自励磁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最高电压等级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系统调试中可能发生的自励磁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公伯峡电厂带750 kV线路零起升压时机组可能发生自励磁的各种情况,给出了试验系统零起升压应具备的条件零起升压试验过程中,官东Ⅰ线高抗应该正常投运,且公伯峡发电机频率上限应该按不超过52 Hz控制.  相似文献   
32.
电力系统中大量使用的输电线路是平行多导线系统。一个平行多导线系统的基本参数为单位长度串联阻抗矩阵Z和导纳矩阵Y,相似变换矩阵Tv、Ti分别将ZY和YZ对角化。利用线性矩阵代数理论,通过严格数学证明,讨论了Tv和Ti的内在关系,说明被大量文献引用的[Ti=T-Tv]是一种人为规定,而不是将ZY和YZ对角化的必要条件。证明Tv、Ti也能将Z和Y对角化,澄清了不能对角化的不实观点。平行多导线系统波阻抗是基本参数的导出参数,明确了相域波阻抗的定义,给出了计算方法和几种计算公式。证明模域波阻抗随变换矩阵的不同而不同,但相域波阻抗不随变换矩阵的变化而变化。还阐述了单导线系统与多导线系统波阻抗的区别,不可将前者的计算公式直接应用于后者。最后,通过实例示范了ZY、YZ的对角化和波阻抗计算。  相似文献   
33.
针对新疆玛纳斯三期电厂点对网输电方式下昭阳地区孤网后存在的高频率问题,在详细分析对比现有高频率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后,根据实际电网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既解决了孤网后的高频率问题,又避免了不同系统间的同期和220kV母线失压等问题,为今后解决类似点对网输电方式下的高频率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4.
针对花键轴叉锻件传统锻造工艺耗料多的问题,提出立式预锻、杆部热挤成形的预锻成形方法,给出了立式预锻的模具结构设计,并对热挤预锻模具进行了参数优化,解决了充填不足的问题,最终锻出低能耗、低料耗、高生产率的合格锻件。基于Deform-3D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观察到花键轴叉锻件的成形过程,准确分析出缺陷形成的原因和工艺优化后锻件成形效果。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在优化预锻件脱模斜度和终锻模具桥部参数后,生产效率提高至少20%,料耗节省约15%,终锻模具磨损量降低约25%,模具寿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5.
基于RS 485总线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防型GPS定位装置可以实现车辆的运行管理和锁车防盗,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该装置的批量生产和检测是安防型GPS定位装置制造厂商面临的问题。根据安防型GPS定位装置生产和检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RS 485工业总线的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制定了用于该检测系统的通讯协议。该检测系统的研制不仅解决了安防型GPS定位装置生产检测的难题,而且,该系统的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电子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36.
范越  施围 《高电压技术》1999,25(4):56-56,60
提出了一种利用线路双端正序量的距离保护算法,该算法由故障后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向量的正序分量,经简单计算即可得出故障点的距离。EMTP仿真表明,该算法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7.
提出一种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考虑经济性约束的区域间可用输电能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在系统每一运行点都能根据发电机组报价经济地分配其有功出力并限制各节点电价在某一可行范围内的数学模型,其目标函数是购电区域内负荷的增长量最大,约束条件为系统的安全性约束和经济性约束,更符合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主从递阶决策求解数学模型,并利用非线性互补问题函数的近似半光滑牛顿算法处理底层优化问题所带来的不等式约束。以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并对计算结果予以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8.
文章来源于数字空间试验室4S一体化测绘系统的移动端部分,该系统是从底层结构上将3S技术和通信系统技术(CS)集成于一体化平台上。文中从移动端体系统功能和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系统中主要部件在具体应用中的作用.在对可靠性特征量和移动端系统性能,可靠性框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元器件计数法对本体系结构进行了可靠性预计。  相似文献   
39.
发展新能源是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根本性措施,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固有的间歇性、波动性给电网规划和运行带来严峻挑战。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分析了以最小功率波动为目标的新能源和储能容量最佳配比。立足风光资源的互补性,构建了最小化系统功率波动的风光最优配比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最后建立了面向平滑新能源出力的储能容量配置参数线性规划模型,得到波动性指标关于储能容量的解析表达式,并根据成本确定了最优储能容量。所提方法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可视化工具以及比单一最优解更加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40.
当城市遭受突发事件或极端气候时,单一的地表水资源存在明显的供水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在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可建立地下水战略储备应对突发事件出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目前缺乏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选址的评价依据。为此,从地下水储备区供水能力、应急利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灾害影响等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城市——武汉市为例,考虑供水规模和含水层富水性,对圈定的5个靶区开展了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区选址评价,其结果均为适宜性较强。在此基础上,采用Feflow从开采井布置方案和应急时间等角度,对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区应急利用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应急时间较短时,抽水井布井方案对地下水动态影响较小;随应急时间增加,抽水方案对地下水动态影响越显著,但影响程度随抽水井间距增加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中下游地下水战略储备布局及应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